一大團八十人,分兩輛旅遊大巴士,浩浩蕩蕩從中正機場進入台北市中心。因乘早機,抵達後剛好是午飯時間,先到一家老字號的地道台灣茶餐廳去。
最先上一碟蚋仔,殼中充滿肥肥胖胖的肉,鮮美得不得了。有些人以為是生的,不敢多吃,其實蚋仔是經用滾水拖過,再浸入大蒜和醬油之中,做得好的館子並不多,來到香港更已瘦了。
接着是烏魚子,烤得外焦內嫩,吃進口,有獨特的口感,香噴噴地,許多未嚐過的團友一試,即刻上癮,喊着要買來當手信。
蔭豉蚵是用豆豉來炒拇指般大的生蠔,台灣盛產蠔蜆類的海鮮,這種炒法又簡單又美味,加上些葱段,一流。
小魚花生用來送紹興酒,台灣紹興酒當然不如大陸的,但加了話梅,當酸梅湯喝,還是過得去。
接着有蛋黃肉,肉碎之中加了一種叫布破子的樹子,它令肉更鮮。上面有兩顆鹹蛋黃,熱騰騰蒸出來,極下飯。
這時要求來白飯,但是上桌的是番薯粥,番薯極甜。
滷大腸跟着,煎豬肝壓後,這兩種膽固醇用菜脯蛋來中和,菜脯蛋雖是家常菜,但百吃不厭。
金錢蝦餅等於順德菜中的金錢蟹盒,豬油炸出,特別香。
紅蟳米糕壓軸,米糕即是糯米飯,滲了蟹汁,味極濃,蟳即是蟹,充滿肥膏。
花條魚湯潤喉,花條是台灣特產的小魚,肉極細膩,鮮甜得很,簡簡單單用薑絲來滾,已是一道很高級的湯水。
吃台菜,不能沒有米粉,用金瓜絲來炒,金瓜本身有甜味,不必借助味精。還有潤餅,就是福建薄餅演變出來,十分美味。
甜品有水果和糯米糍等,這一頓,先聲奪人,吃得團友高興,看了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