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萬象:「息魔」肆虐華爾街

訊息萬象:「息魔」肆虐華爾街

美國勞工部日前公布兩個數據──一、去年第四季,非農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下降了0.5%,為過去五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二、勞動成本上升3.3%,是去年全年增幅最大的一個季度。消息公布後,市場憂慮利率快將上揚。然而對於這兩項數據,我們應該怎樣理解?
從經濟理論分析,在經濟收縮期,勞動生產率的增幅往往最大,原因是經濟陷入低潮時,企業裁員、緊縮開支,拚命用現有人力和設備進行生產,滿足市場的要求,生產率因而有較大幅度提高。但隨着經濟復蘇及擴張,現有的投入慢慢無法滿足市場要求,企業必須添置人手,增加設備,這樣一來,使生產率增長的速度減慢,最終出現下降。
在勞動生產率下降時,若然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企業勢必把新增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推動價格上揚,使通脹惡化。如今勞動生產率下降,但勞動成本卻上升,通脹加劇若隱若現。據美國智囊機構HudsonInstitute最新公布的經濟統計數據,去年第四季,單位勞工成本上升3.5%,全年上升2.4%,是2000年以來最大的增幅;而聖路易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普爾所發出的警告,指美國經濟「進入增長軌道」,從去年第四季微弱增長1.6%後大幅反彈,中央銀行需要密切注意通脹的變化。很清楚,美國加息期尚未結束,若勞動成本繼續上揚,聯儲主席貝南克於3月底議息時,便會手起刀落,壓抑公眾的「預期通脹」心理。

海灣2007年爆發戰爭?

在加息陰影籠罩華爾街市場的同時,美國政府千方百計阻止「邪惡軸心」伊朗擁有核子武器。國際原子能組織這幾天討論伊朗發展濃縮鈾問題。事實上,如果伊朗擁有核子武器,勢必打破中東地區的軍事平衡。
較早之前,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尼爾‧弗格森(NiallFerguson)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或許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在孕育而世界一無所知》,預言海灣地區將於2007年爆發大戰,理由包括:
1.世界石油消耗速度加快,使中東能源戰略地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2.是人口變化。1950年,英國人口是伊朗三倍;但到了1995年,伊朗人口超過英國。在人口中,逾兩成人年齡在14歲以下,意味這一代人已能夠為2007年打仗做好準備;
3.文化的衝突,最終成為啟動戰幕的誘發因素。雖然伊斯蘭國家並非個個實施極端主義,但多處出現政治變化,從摩洛哥到巴基斯坦,都受到極端宗教勢力的壓力,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的情緒高漲,軍事衝突一觸即發。
照目前情形看,隨着巴勒斯坦哈馬斯執政,伊朗發展濃縮鈾,中東火藥庫的戰爭風險,愈來愈受注意。

反墮胎法案舉國爭論

南達科州長邁克.郎茲(MikeRounds)於3月6日,簽署了一項極端禁止墮胎法案。即使婦女遭強暴或亂倫而懷孕,都不能夠墮胎,法案引起美國社會大爭論。其他州份包括密西西比、密蘇里、印第安納、肯塔基及俄亥俄等都打算跟進。美國《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及《英國廣播公司》對此有相當大的篇幅報道和分析。
郎茲今次發難,矛頭直指1973年美國最高法院對「羅伊訴韋德案」(RoeV.Wade)的裁決。可以說,「羅伊訴韋德案」,法院容許墮胎的決定,所引起的爭議,撕裂了美國社會,傷痕至今還未結疤,而翻案的力量也經常蠢蠢欲動。當代美國最負盛名的法哲學家羅納德.德沃金(RonaldDworkin),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所著的《Freedom'sLaw:TheMoralReadingoftheAmericanConstitution》一書中,便指出了此事在法律和道德上的兩難。目前,支持婦女擁有墮胎權益的「美國家庭計劃聯盟」聲言,不惜盡一切力量,反對邁克.郎茲所簽署的法案。
在「羅伊訴韋德案」中,原告人羅伊稱因遭強姦而懷孕,但她所住的德州禁止墮胎。她無錢到其他合法墮胎的州份做手術,不得不繼續妊娠。到嬰孩出生後,她把嬰兒給人收養。羅伊堅持,法律應允許婦女有終止懷孕的權利。由於德州法律剝奪了她的權利,因而違反聯邦憲法。案件打到聯邦最高法院。1973年,最高法院以7:2的多數意見,裁定支持羅伊的主張,引起了美國社會震動,卻受到維護婦女權益組織支持。
照目前情況看,這個極端的反墮胎法案,未必能夠通過實行,但總統喬治.布殊於去年底,委任保守的羅伯茨(JohnRoberts)及艾里托(SamuelAlito)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今次的爭論,催發了「羅伊訴韋德」翻案的可能性,並激起一場社會大辯論。
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