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肝癌是本港男性的第二號癌症殺手,而與肝癌有直接關係的乙型肝炎更不容忽視。有研究指出,最新治療慢性乙肝藥物「恩替卡偉」(Entecavir),在改善肝臟組織情況及抑制病毒能力上,均較另一治療藥物「拉米夫定」優勝,加上沒有抗藥性及暫時未發現副作用,所以建議乙肝者採用。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黎青龍昨日稱,其領導的研究小組比較了治療慢性乙肝藥物恩替卡偉及拉米夫定,對乙肝e抗原陰性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最近完成第三期報告,六百三十八名患者以隨機方式接受其中一種藥物四十八周的治療後,七成恩替卡偉組患者的肝臟組織得以改善,拉米夫定組則只有六成。他說:「肝臟組織差會影響肝臟發炎,繼而導致肝臟纖維化、肝硬化,甚至可能最後(變成)肝癌。」九成恩替卡偉組患者的乙肝病毒基因水平更達致「不能探測」,比拉米夫定組的七成為多。
暫時未發現副作用
此外,七百零九名乙肝e抗原陽性患者也隨機接受恩替卡偉或拉米夫定治療,六成八恩替卡偉組患者達到肝酵素谷丙轉氨脢正常化,而拉米夫定組只有六成;兩成一恩替卡偉組患者有乙肝e抗原血清轉換,而拉米夫定組只有一成八。他指出「血清轉換與病毒數量減少及病情沒有進一步惡化有密切關係。」
他強調,恩替卡偉沒有抗藥性反應及暫時未發現任何副作用,它對慢性乙肝患者的療效絕對比拉米夫定良好。他透露恩替卡偉現仍未向香港衞生署註冊,但在澳門有售,每月劑量療程約需二千港元。上述研究報告已刊載於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