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保護私有財產的《物權法》草案,疑遭保守派夾擊下,無法列入本次的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不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昨表示,《物權法》已被列入今年的立法計劃,顯示《物權法》的立法工作不會胎死腹中。而以質疑內地國企改革成效而聞名的經濟學者郎咸平,在上海電視台的一個評論節目,「兩會」前已被停播。
在中央電視台等官方傳媒現場直播下,吳邦國昨在十屆人大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工作報告。吳邦國指出,全國人大及常委會去年共審議了二十五項法律草案,當中十八項獲得通過。
保守派夾擊 無法入議程
雖然獲通過的十八項草案中,並不包括《物權法》草案,但吳邦國在介紹常委會去年就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所取得的進展時,特別提及《物權法》立法的進展,指去年常委會曾向社會公布《物權法》草案,並聽取社會各界意見。
吳邦國表示,今年計劃安排審議的立法項目共有二十五個,當中,《物權法》是吳邦國列出的首個待審項目。吳邦國指出,目前正根據各方面意見和建議,修改《物權法》草案,待條件成熟後再提請審議。
滬電視停播 郎咸平節目
備受矚目的《物權法》草案,早在○二年十一月,就提交當時的九屆人大常委會審議。經過多年的審議,外界以為草案可望在本次的十屆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但在去年十二月,草案未列入人大常委會審議議程,顯示草案不會提交本次全國人大會議表決。內地法學家嘩然之餘,紛紛將矛頭直指北京大學法學教授鞏獻田,指他去年八月上書全國人大狠批草案違反憲法,最終導致物權法立法受阻。
此外,《亞洲週刊》報道,近期大舉質疑內地改革成效的本港中文大學財務學系教授郎咸平所主持的上海有線電視第一財經頻道節目「財經郎閑評」,在「兩會」召開前夕即上月二十七日,被上海有關部門下令停播。頻道工作人員指出,停播的原因是在台灣長大的郎咸平「普通話不標準」。
而本身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的全國政協吳敬璉前日在政協經濟界小組討論會上聲討郎咸平,指改革問題必須嚴肅討論,可以有反對意見,但要堂堂正正地出來討論,不應用造謠、煽動的方法。
新華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