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平日看到的大熊貓,不是呆坐,就是來回踱步,牠們懶洋洋的生活態度,引起了兩名本港大學生的關注,決定為牠們設計三款獨特的玩具,刺激牠們多些活動,藉以健康成長。 記者:黃嘉寶
八名香港大學生物學及生物多樣性學系的學生早前獲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贊助,參與四個野外生態保育研究項目,其中一個是為中國四川卧龍大熊貓設計玩具,負責設計的研究生鮑薇薇及大學三年級生林嘉琪昨日稱,從搜集的資料得知熊貓每日約有四至五小時是呆坐及踱步的,二人希望玩具能刺激牠們多些活動。
熊貓安安率先試玩
設計的玩具包括取食器、響鈴及有檸檬汁的麻布袋。林嘉琪解釋,取食器長六十厘米、膠水管製成,必須搖動才可獲取食物,藉以訓練牠們的手部肌肉;響鈴訓練聽覺,「佢哋少聽到聲音,想訓練佢哋對新事物嘅反應」;檸檬汁麻布袋則可加強牠們對氣味的反應。在讓四川卧龍大熊貓接觸上述玩具前,她們先讓海洋公園的熊貓安安率先試玩,「安安玩得好開心,玩咗十幾分鐘」,後來經過改良,才讓四川大熊貓一嚐箇中樂趣。
她說:「見六隻四川大熊貓揸住玩具,做出一啲平時未見過嘅動作,好似瞓喺地,攞住啲玩具搖、聽聲」,但貪新鮮的大熊貓經過十多日的玩耍,已漸對玩具生厭,「初期唔厭,但係後來佢哋知點玩,玩嘅時間亦少咗。」
但大熊貓的冷淡並沒有令兩名學生感到失望,「花咗幾個月設計,見到佢哋玩得開心,已經好足夠。」林嘉琪說,會考慮改良玩具,如設計不同形狀的取食器。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行政統籌吳守堅昨日稱,安安及佳佳現在亦會玩該三款玩具,他又呼籲市民捐款支持保育基金,保護生態發展,詳情可瀏覽www.opcf.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