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日央行再出口術?

利字當頭:日央行再出口術?

以前嘅日本經濟官員,最拿手就係出口術。無他,因為佢哋除咗出口術之外,就乜嘢都做唔到。呢種和式官場文化係長期積累,唔可能一時三刻改變得到。不過小泉政府出咗名與別不同,今次日央行宣布結束實施咗五年的超寬鬆貨幣政策,雖然息率維持不變,但係絕對有理由相信唔係以往嗰種「口頭政策」。
其實日本所以有今日,完全係當年出口業太成功嘅後遺症。當然,出口業賺外滙,有邊個國家政府唔鍾意?日本嘅問題,弊就弊在當年賺咗嘅錢返到日本之後,冇再進一步促進國內競爭。反而日本國內資金氾濫成災,出現資產價格泡沫,加上日本傳統講關係嘅文化,銀行借錢唔睇風險。到咗九十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出現大規模負資產,政府為咗「穩定大局」就不斷減息,結果息率跌到減無可減,就出現咗所謂嘅「超」寬鬆貨幣政策。

借平錢都冇用

息率跌令到資金成本下降,正常情況下就會有人借錢做生意,經濟好快就復蘇。不過日本嘅情況係,借錢嘅人唔將資金投資日本,反而將借貸近乎免息嘅日圓轉個手買美國國庫債券,一來一回就賺幾厘息差,非常「和味」也!資金冇投資響國內,所以對振興經濟毫無幫助。
一般日本人就算可以借平錢,其實冇嘢好搞。曾經有一個調查指出,日本人係全世界創業意欲最低嘅地方,反映到日本經濟有幾死氣沉沉,亦佐證點解幾寬鬆嘅貨幣政策都冇效嘅原因。
咁大家又知唔知全世界創業意欲排尾二嘅地方係邊度呢?呢個地方一樣係大財閥壟斷,一樣係官僚權力高漲,呢個地方亦曾經風光一時不過泡沫爆破之後死氣沉沉。呢個地方自從03年尾開始曾經有些起色,不過𠵱家仍然未算得上完成反彈。呢個地方要嘅改革同日本一樣,就係要打破大財團同政府千絲萬縷嘅關係。
心水清嘅朋友就一定知道答案,亦會明白到點解香港唔可以起西九龍,更加會痛恨迪士尼、數碼港、郵輪碼頭……等等對香港造成嘅傷害!
利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