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雖然實行最低工資制度,但不少企業卻沒有執行。中華全國總工會(簡稱「全總」)在去年的《勞動法》執法檢查中發現,部份企業職工工資僅為同期全國城鎮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六成八,其中百分十二點七更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政協促規範公僕額外收入
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全國總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董力,昨在北京的記者會上指出,按照國際標準,最低工資應為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四至六成,但當前中國部份地方的最低工資標準卻低於此水平。「部份職工工資收入低並且增長緩慢,甚至還出現少數職工工資下降的情況。」
董力稱,職工收入的行業、地區差距持續擴大,部份企業收入分配秩序混亂,企業經營者自行確定勞動定額、超時加班、不依法支付加班工資的現象十分普遍。全總將會在今次政協會議上,提出有關全面推行工資集體協商、適度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等的提案。
另外,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王建倫表示,內地近年收入分配不均的問題造成的社會不安定因素正在增加。政協建議要將公務員工資外的收入「透明化和規範化」,並納入工資分配的管理範圍。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