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昇錢談:禽流感殺到分散投資更重要

恆昇錢談:禽流感殺到分散投資更重要

隨着因感染H5N1流感病毒致死的禽鳥數目不斷上升,人傳人的威脅依然揮之不去。儘管尚未有證據顯示病毒會變種,演變成為人傳人的疾病,但情況依然令人關注。有關人類可能因感染此病毒而死亡的估計數字言人人殊,然而事實卻是,自2003年至今,死於禽流感的人數仍少於100人。不過由於病毒對人類造成的影響未明,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更加難以估計。極端悲觀者的推測是,禽流感將會導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令產值損失4.4萬億美元;樂觀者則認為影響將會相當輕微。

倘若禽流感危機進一步擴大,人們最關注的,將會是可能造成的人命損失,但投資者亦會考慮到事件對其投資的影響。借鑑以往多項天災和人為災難後市場的動向,投資者或可從中得到一些指引。

突發災難 影響短暫

首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爆發的西班牙流感,可說是近代史上最嚴重的疫情。在1918年至1919年間,全球有1/5的人口受到感染,引致4000萬人死亡。雖然有近3成美國人受感染,但這次災難並沒有阻礙美股飆升──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於截至1919年8月31日止的一年,上升了26.4%。
回看較近期的事件。2003年4月爆發非典型肺炎,受感染人數達8098人,並導致774人死亡,當中以多倫多、泰國、新加坡、越南、香港和中國大陸部份地區的疫情最為嚴重,區內股市在疫症初期的確表現偏軟,但在2003年下半年已見強勁反彈;2001年8月英國發生的瘋牛症事件,亦沒有對整體股市構成衝擊。
在2001年於紐約及華盛頓發生的911恐怖襲擊慘劇,確實曾令股價連日暴跌,但真正導致股市下跌的原因,卻是接着幾個月的連串企業財務醜聞;而較近期是倫敦地鐵於去年7月7日遭放置炸彈,令英股大幅波動,但在企業盈利改善和市場對利率走勢的憧憬帶動下,股市亦瞬即回升。上述事件均明顯有別於禽流感的爆發,但卻足以顯示,外圍事件必須對經濟造成嚴重打擊,才會對股市造成長遠影響。
目前仍然未能確定H5N1流感病毒會否變種,但相對於1918-19年西班牙流感的疫情,禽流感對人類的影響尚算有限。若這情況持續,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將只局限於若干行業。
土耳其是今年率先證實有人類因感染禽流感死亡的歐洲國家,但當地股市並沒有一蹶不振。全球禽畜業已備受打擊,旅遊業很可能也不能倖免,不過,由於各地政府紛紛大量採購有關藥物,藥業公司因而受惠。迄今在有效疫苗的研究方面,集中於瑞士羅氏藥廠(Roche)和英國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難怪該兩家公司的股價,在2005年下半年同告上升。
研發疫苗的公司雖或可因而獲益,但不無風險。現有的流感疫苗和抗流感藥物未必能對付新病毒,有關公司可能被要求趕製沒有足夠測試的藥物,令其潛在負債風險上升。況且,疫苗屬於低利潤商品,即使大量生產,也未必足以為葛蘭素史克般的大企業創造可觀盈利增長。

防患未然 好過靠估

鑑於形勢欠明朗,投資者或會尋找避風港。黃金是抗衡主流金融資產波動的最普遍保本工具。1999年當投資者惟恐電腦出現千年蟲問題,以及在2002年日本投資者靜候政府撤銷對銀行存款的保障時,黃金的需求均達至高峯。
最近,禽流感引致的不明朗因素,可能是促使金價於1月改寫25年新高的誘因,而市場對全球爆發疫情的憂慮,將刺激黃金進一步受到追捧。
散戶投資者如要比頂尖科學家更快預知禽流感會否演變成人類疫症,會是相當艱巨的目標,而嘗試找出風險最低的國家和行業,亦是一項涉及各種變數的分析工作。與其根據預測來更改投資組合,投資者不如透過分散投資和積極調配資產分布來增添保障。
「假設性」問題可能永遠沒有答案。現時仍然沒有迹象顯示禽流感將會演變成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肯定的是,情況再一次提醒投資者持有多元化投資組合的重要。
DicconMartin 亞洲區董事
恆昇基金投資

過往表現未必可作為日後業績的準則。本文乃基金經理的意見,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