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上空前天(周三)爆發導彈競賽。北韓軍方傳出演習時擺烏龍,地對地導彈錯誤射向盟友中國方向。同一天,美日首次在夏威夷測試聯合研製的新式導彈防禦系統,成功試射一枚裝備了「日本彈頭」、堪稱是導彈殺手的艦載「標準三型」攔截導彈(interceptormissile),快速射向模擬來襲導彈。美國和日本對北韓的一場亞洲導彈攻防戰,未打已經高下立判!
美軍並非是首次成功測試導彈盾,今次試射特別之處,是結合了美國和日本兩國的頂尖科技,在美製標準三型海基攔截導彈上,安裝了「日本製造」(MadeinJapan)的彈頭錐體,令美國攔截導彈可更加快速發現目標,縮短了擊落敵方導彈所需時間。
快速偵察 減攔截時間
測試在夏威夷考愛島東北約一百公里進行,配備神盾雷達系統的美軍巡洋艦「伊利湖」號(USSLakeErie),偵察到模擬目標後,就發射一枚標準三型攔截導彈,日製彈頭錐體在半空中脫離推進火箭,導彈上的攝影機,拍下彈頭錐體成功從彈頭分離的過程。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說:「測試標誌着技術有長足的進步,我希望見到雙方繼續合作下去。」「伊利湖」號巡洋艦去年十一月曾經發射過一枚標準三型攔截導彈,成功擊落一枚模擬來犯的彈道導彈。「伊利湖」號目前是美軍唯一具備攔截中程導彈能力的戰艦,五角大樓計劃在三年內,在太平洋艦隊的十八艘戰艦上,安裝跟蹤雷達和攔截導彈。
恐北韓秘密發展核武器
北韓在一九九八年出其不意試射「大浦洞」長程導彈,飛越日本北部領空,由於恐怕北韓秘密發展核武器,有朝一日會在導彈裝備核彈頭,加上外界相信北韓的導彈射程,可以攻擊日本全境,甚至能夠飛過太平洋,襲擊夏威夷、阿拉斯加和美國西岸部份地區,因此美國和日本於九九年開始合作研究新一代的導彈防禦技術,美日去年更達成協議,由日本負責為標準三型開發新式彈頭錐體和火箭引擎。
為了積極提升防衞能力,日本於○三年成為了首個引入美製導彈防禦系統的盟國,防衞廳計劃耗資高達九十一億美元(約七百一十億港元),在○八年構建導彈防衞盾系統,部署升級版標準三型攔截導彈,並於一○年前向美國購買一百二十四枚「愛國者」地對空導彈。
根據日本戰略構想,日本的導彈防衞盾,主要由陸基愛國者三型導彈和海基標準三型導彈合組而成,一旦有導彈來犯,配備宙斯盾雷達系統的金剛級驅逐艦會首先發射標準三型導彈,在太空攔截來犯的彈道導彈,然後再發射陸上的愛國者三型導彈,在大氣層內截擊對付任何漏網的導彈。
除了北韓,專家估計,日本的導彈防衞盾亦是用來防避中國導彈。日本近年的防衞白皮書一而再指中國軍事現代化,積極發展導彈,對區內構成威脅。
此外,作為唯一捱過原爆的國家,日本一直反對發展核武,但日本雜誌《週刊文春》昨天報道,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去年底在華盛頓府跟美國副總統切尼(DickCheney)會晤時表示,日本需要核武來對付導彈北韓。日本副外相金田勝年否認以免引起批評。
美聯社/新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