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影響全港六十三萬戶公屋居民的公屋租金政策檢討諮詢文件,昨正式出籠。文件建議一套全新的租金政策,制訂租金跟通脹通縮可加可減機制,以及參照私人住宅按景觀樓層不劃一租金,還建議計算住戶負擔能力的租金與入息比例中位數,剔除差餉、管理費、綜援戶及富戶,令中位數由現時百分之十四點六急降七點七。有基層團體表示,改變中位數計算方法變相令房委會有加租空間。
剔除差餉等拉低中位數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昨公布文件細節,公眾諮詢期三個月。文件指出,將來檢討租金由每三年一次縮為兩年,並參考剔除租金的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住戶負擔能力等因素來決定加或減租。反映住戶負擔能力則是租金與入息比例中位數,現時中位數是包括差餉和管理費成份,因而誇大了租戶的真正租金開支。由社署代交租的綜援戶及要交額外租金的富戶,也包含在內。而且,現時《房屋條例》又規定租金不能超過入息中位數百分之十。文件建議計算中位數時一概剔除這些因素以及取消百分之十的限制。
單位租金可相差660元
租金政策檢討專責小組委員會今年底就諮詢結果,向房委會提交報告,估計房委會最快在明年通過。捍衞基層住屋權益聯盟發言人張文慧表示,房委會是玩數字遊戲,借租金檢討加租,「差餉、管理費乜都唔計,令中位數係咁跌,咁咪可以借故加租囉!」她要求房委會立即減租,以紓民困。
此外,諮詢文件建議新落成屋邨不劃一租金,按樓層高低;是否面對垃圾房;景觀及坐向等因素釐定租金,面積相若單位租金可能會相差三百三十至六百六十元不等,有關政策日後或會推廣至舊邨。
孫明揚表示,若引入公屋租金可加可減機制,必須修改中位數不得超過一成規定的「惡法」,他有信心立法會議員會支持修改。對於外界擔心實行不劃一租金後,綜援戶會被安排低層、面向垃圾房的單位,孫指會按當時供應量,編配單位給綜援戶。市民揀樓時亦可提出要求,選擇較高樓層或景觀較佳單位,但最終由房委會編配。市民可透過傳真27615770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提交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