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除了食買玩外,我想還有一點內修元素,看看鍾麗淇到印度學瑜伽,入鄉隨俗過簡樸生活,這是自我增值的旅程。今次踏足首爾,沒有入住最HipHotel,也沒有到韓星必蒲勝地,而是選擇了入讀老外最愛的廚藝課程,學習韓國藥膳烹調方法,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原來,一樣可以很難忘。
記者、攝影:蘇晶儀
進入大長今年代
選擇了到「韓國之家」參加廚藝課,是因為它的歷史背景,其原身乃朝鮮時代「死六臣」之一的朴彭年私宅,後來在日本統治時期成為總督府,當大韓國成立後又變成接待內外貴賓的迎賓館,1980年由著名木匠大師申應洙仿照韓國傳統建築重新建造了「慈慶殿」,挑山頂大門、超長走廊、內舍等都充滿了中國味,單單是這裏的建築風格,已令我有如進入了《大長今》年代。
在這個擁有2,500坪的「韓國之家」,真的會走失,於是從大殿到後院的聞香樓、綠吟亭等地,都要跟着帶路的韓服侍者走,幸好,她們步伐很慢,給我充足時間抬頭感受四周典雅氣息。
14課程很專業
甫進教育部時,發現「韓國之家」內真的有許多意想不到課程,傳統工藝建築學校內提供韓國傳統染色、針線及丹青等14項課程,另外還有文物維修技術等部門,吓?學文物維修技術,似乎太專業吧,像我這樣只得五日四夜快旅者,速成班是理所當然的選擇,傳統文化廚藝體驗、學做二道宮廷菜已足夠。當我步入課室時,想不到有這麼多人參加,還有來自英、印、日等學員,難道《大長今》熱潮真的風靡全球?
韓籍老師授課半小時後,大家自由分組,我選擇與來自土耳其的Gigdem一組,我邊做韓國傳統米糕,邊問Gigdem為甚麼老遠跑來韓國學燒菜,「我是來學韓語的,要讀4個月,上CookingClass都是為了更深入了解韓國文化。」
精選宮廷菜
學完再食宮女侍候
做好了兩道菜後(米糕和豆腐羹),我們還有餘興節目,先來換上韓國傳統服裝,四周出動拍照,然後再回餐廳品嚐自家製成品。不過我比較貪心,兩道菜怎能將我填飽,於是,我相約了三位同學,訂了在聽雨亭內的全套宮廷菜,打算慢慢享受,侍應先端上泡菜等小碟,然後有神仙爐、烤大蝦、九折坂、冷菜等一一送上,總數超過20碟,一排排放在枱上,像古時皇族般吃飯時情景,加上「宮女」侍候,食得真富貴!
知多啲:七彩宮廷料理
宮廷料理由中國的三國年代傳到高麗而相傳至今。「韓國之家」按照着朝鮮時代的《進饌儀軌》、《進宴儀軌》、《宮廷飲食發展》等文獻記錄,無論在料理菜式、禮儀、廚具甚至擺桌上,都仿效得原汁原味。韓國宮廷料理與中國陰陽五行觀念理論相迎,講求五色搭配;一份完整的宮廷料理,有十多碟菜式,份量很少,無論泡菜、昆布湯、烤肉以至米糕等甜點,都會以五色均衡來配搭,所以不難發現,宮廷菜在顏色上很繽紛。
韓國之家
地址:漢城市中區筆洞2街80-2
電話:(82)2-22669101
網址:www.koreahouse.or.kr
交通:地鐵3、4號線忠武路站下車3號出口(徒步3分鐘)
宮廷料理:午餐57,200韓圜,晚餐71,500韓圜,三天前預訂。
廚藝課程:7,000韓圜,二道菜每天2課,11:00am-3:00pm,一天前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