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滙控(005)公布的業績顯示,來自香港的盈利貢獻佔集團總盈利的比重逐漸減少,而在利息業務方面,因為息差收窄的關係,經營亦愈來愈困難。
香港是一個已發展的地區,人口增長緩慢而且市場漸趨飽和,所以銀行都希望能夠改善成本效益的問題,盡量開源及節流。
經營策略已改變
削減分行數目,是節流辦法之一。但要削減分行的話,客戶要使用銀行服務,便沒有以前般方便。尤其在一些舊型屋苑,削減銀行分行的情況頗為嚴重。
雖然在削減分行數目的同時,銀行亦會開設新的分行,但這些分行可能只是自動化日夜理財中心,只提供櫃員機、打簿機、存錢機及支票收集箱等服務;又或者開設一些理財中心,服務一些較有錢的尊貴客戶;又或者選擇在一些新的私人屋苑或商場開設傳統分行等。銀行並不是只關閉而不開設新分行,而是重新部署分行的所在地點。
因為互聯網的興起,加上電子銀行的流行,很多傳統櫃台服務使用的次數其實下降了不少,跌幅估計達四五成。存戶已經習慣了電子方式理財,又或者使用自動櫃員機,使到利用櫃位次數減少。
原則上,這是銀行減少分行數目的原因之一,但為何銀行排隊的人龍長度並沒有減少?銀行又為何要趕走小存戶,並在其他方面增加收費?這些問題,明天再續。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