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港股外,筆者亦喜歡投資其他地區的股市,因為很多時當投資者研究多一兩個地區的股市,作過比較後,往往會發掘到不少平貨。
正如早前筆者便曾在本欄談到以MSCI不同地區的指數,來screen在過去52周的表現後,僅找到一個仍可吸納的地區,故此,筆者經常會作類似的搜索及screen。
昨日筆者依舊查看不同地區的股市時,察覺情況有些異樣。首先,DowJones的資料顯示,近日不獨港股滑落,全球各地股市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挫,由成熟市場如歐美,以至新興市場如南美、韓國、印度等,皆出現下調情況。
另一方面,當筆者進一步細看商品期貨價格時,察覺除了黃金、石油等商品價格下跌外,其他商品期貨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調。
此外,近日美國債券孳息率(Yields)上揚,由於債券息率與價格是反方向的,故債券市場的表現也不會太理想。
日息變化影響重大
從上述可見,近日資金不獨從股市流走,也有從商品期貨市場流走,反映資金正由不同的市場撤出。
至於資金從不同市場流出的原因,可能是日本的超寬鬆零利率政策快將完結,日本的利率可能隨時上調,正如早前數次當金價突然由高位回落時,剛巧亦是日圓(兌美元)止跌回升的時刻,故不少朋友揣測,當中可能是對沖基金藉日圓低息,以其來炒賣其他商品,隨後「拆倉」所致。
同時,據報道,在日本股市以借貸形式來投資股份的數量,近年正急速增加,當中不少是小投資者。故此,假若日本一旦終止其超寬鬆貨幣政策,則對沖基金們便會少了一個提供廉價資金的渠道,屆時可能會進一步令股市及商品期貨價格下調,尤其是近期炒得「熱火朝天」的新興市場。因此,欲投資印度、日本,甚至金「豬」(磚)四國的朋友,暫不用太心急了,不妨看看日本央行有甚麼發表才作決定。
昨日港股持續下挫,跌勢最激烈時,曾一度下挫250多點,跌至15348點低位,這剛巧略為跌破量度下調幅度的1/3位15396點(詳情請參考昨日本欄),午後跌勢略為喘定,暫時來看,恒指在1/3位有初步承接。惟股市的下調通常較少在兩次急跌後便完結,較常見是在3次急挫後才出現明確的反彈,故短期大市可能尚有一跌。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