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我)要求他們打印一份手機通話清單出來,根本不知道電訊公司亂收費的情況原來那麼嚴重,僅這張賬單就多收五十多塊錢(人民幣.下同)。」因工作關係擁有三部手機的北京康小姐對記者稱,多年來都沒有查看手機通話單的習慣,但年初發覺其中一部少通話的手機,其通話費竟較其他兩部多,於是到電訊公司問個究竟。據全國政協委員陸錫蕾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電訊公司每年亂收費金額逾七十億元。
「電訊收費中的欺詐現象花樣百出,不斷翻新,讓用戶防不勝防。」正在北京出席兩會的陸錫蕾說起電訊亂收費現象就義憤填膺,並總結電訊服務欺詐性收費的五種手段(見表)。
她稱:據調查統計,全國逾六成的流動電話用戶和小靈通用戶遭受過電訊服務欺詐性收費。平均每年每戶三十元,照此比例估算,全國每年產生的電訊欺詐性收費金額相當驚人,但能夠通過投訴或訴訟獲得還番的數額微乎其微。
收費欺詐花樣百出
她認為,電訊公司亂收費的情況之所以日趨嚴重,在於電訊運營商為信息服務商提供服務時收取約一成五分佣的「行規」,令彼此形成了共同利益,從而令其姑息、放縱信息服務商的非法行為;其次,電訊亂收費的違法成本過低。
消費者沉默助歪風
中國聯通一名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中國電訊企業至今仍屬於壟斷和處於蓬勃發展的行業,令部份電訊公司為所欲為,加上內地的消費者一直以來慣於沉默,助長了電訊公司亂收費現象的蔓延。不過,隨信息產業部今年開始重點整治亂收費的問題,相信情況將有所改善。
電訊亂收費的投訴,多年來一直居高不下。根據中消協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電訊投訴高居服務類項目第三,其中對價格的投訴比○四年上升了一成三。 本報記者/《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