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中資股調整 長線續看好

投資名言:中資股調整 長線續看好

中資股份自年初至今表現強勁,並已累積了相當的升幅,截止周二收市,恒生H股指數已上升接近兩成,大幅跑贏恒指的5%升幅。隨着香港上市公司進入業績公布期,短期內投資者料將採取較為審慎的態度,國企股於現水平整固的機會較大。若從較長線的角度來看,利好中資股份的基本因素正逐漸增多,相信在未來幾年,該類股份將有望成為環球股市其中一個表現最突出的市場。

根據花旗集團最新的資金流向報告指出,自2006年開始,中國市場已成為基金經理的新寵兒(見附圖),其中亞太區及新興市場基金流入的增長最為顯著,反映基金經理正持續增持中資股份,而港股近月的成交金額亦明顯地上升不少。展望後市,中資股份料可受惠於一系列的正面因素。

政府鼓勵本土消費

首先,假如中國需要保持高速的經濟增長,消費市場將會是重要的一環。而在近期公布的中國第11個5年計劃之中,發展教育以及增加農村收入等規劃要點,正是中央政府銳意扶助本土消費市場的長遠政策。
中國經濟的好壞,與中資股份的表現並不存在絕對的關係。以佔H股指數約27%的石油行業為例,行業盈利似乎對國際油價的依賴程度較大。雖然如此,良好的國內經濟環境,對那些依靠內需的行業(例如金融業及電訊業)卻十分有利,因此在今次人大會議期間有關上述5年計劃的討論,間接為市場維持良好氣氛。
另一個長遠而言利好中資股份的因素,是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持續憧憬。現時中央以上日收市價作為參考價,容許人民幣每日上下波動0.3%。在這制度之下,人民幣已經有足夠的空間保持有秩序的升勢。
在國家領導人於3月底訪美前後,人民幣預料仍會是市場的焦點所在。對中資股份而言,人民幣升值,有利那些持美債比例較高的企業,因為可間接降低這些企業以人民幣結算的負債金融。

外資湧入資金充裕

此外,從市場資金的層面來看,基金經理對中資股份的偏愛,令外資大舉流入。由於那些牽涉數以十億美元計的大型首次招股活動最快要等到第2季末段才會舉行,因此我們估計,資金於短期內仍會相當充裕。
再者,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計劃即將推行,屬有利市場發展的另一焦點所在。QDII是指一些合乎規格的國內機構投資者(例如保險公司)可以將相當的金額投資於海外市場。雖然計劃初期容許投資海外的金額預料不會太龐大,當中亦以投資定息工具為主,但估計計劃仍會對香港及中資股份造成心理支持。
中長線而言,我們相信中央對資金市場的改革,將會導致國內的保險公司加快以海外的投資工具來對沖承保的風險,有助改善資產負債管理,最終將提升企業盈利及股東回報。

投資內地兩大難題

雖然中資股份前景秀麗,但是對大多數的投資者而言,投資國內市場仍要面對兩大難度:1.國內企業透明度較低,及2.國家政策對個別行業影響深遠。就以地產行業為例,中國地大物博,各城市的經濟發展步伐會有所不同,地價發展亦難以估計,增加散戶投資者選股的難度。又以石油股為例,由於中央近年才考慮放寬對成品油的價格限制,導致過去石油開採類股份的投資回報,較石油提煉股的回報為佳,這反映國家政策對企業盈利如何重要。
此外,一般香港人投資國內A、B股的渠道相當有限,大多以香港紅籌、國企為選股對象,要真正達到分散企業及行業風險及捕捉相對股份估值,難度甚高。由於基金公司在上述幾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優勢,因此很多香港人都喜歡以中國股票基金為長線投資中國的工具。亦基於此緣故,在選擇中國股票基金的時候,宜多加留意基金組合的行業分布、國內及國外上市股份的分布,以及基金經理過往在調控風險及回報等各分面的表現。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