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1人上天 耗2600萬貧農年收入<br>2020年登月夢難圓

送1人上天 耗2600萬貧農年收入
2020年登月夢難圓

隨着兩次成功將太空人送上太空,中國航天科技近年取得重大成就,目前正朝着「嫦娥工程」的登陸月球目標進發。但送一個人上太空須耗費一百九十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全國年收入低於六百六十八元的二千六百萬貧困農民一年的收入,在國家重視解決迫切的農村問題之際,中國航天專家表示,由於航天經費不足,登月計劃將受阻,中國人要在二○二○年前登陸月球的夢想,已經不可能實現。

目前正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中國載人航天火箭系統顧問組組長、「神舟五號」載人太空船火箭總指揮黃春平,近日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及路透社訪問時表示,「嫦娥計劃」的第一期,無人繞月飛行是中國最後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計劃的一部份。他對登月計劃相當樂觀,但他同時強調:「將人送上月球,至少在十五年內是不可能的。」

解決貧富懸殊 難免犧牲航天

黃春平進一步指出,國家今年將動用三千多億元人民幣解決農村問題,而將一名航天員(太空人)送上太空需要花費一百九十億元。本身來自福建農村的黃春平表示,他能理解國家為甚麼不能投放更多資源在航天事業上。他說:「中國的大城市就像毆洲一樣,但中國的農村則像非洲一樣。」
以官方劃定年收入六百六十八元的絕對貧困線計,內地目前仍有二千六百多萬人生活在絕對貧困線之下。黃春平續稱,中國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我國不能把所有的錢都投到航天項目,儘管它很重要,但必須用一種理性的方式來看待它。」

倘有足夠經費 10年趕上美俄

當被問及中國的太空技術何時能趕超俄羅斯和美國時,黃春平思考片刻後回答說:「相對於俄羅斯、美國這些先進的航天大國,我們還落後了十五年,但我們相信,如果國家有經費的支持,十年的時間趕上去不成問題。」
不過,他又補充說:「如果不考慮經濟問題,我認為四五年趕超先進國家是沒有問題的。但航天是國家的行為,航天人要有全局觀念。我們國家要實現中華民族的振興,有方方面面的事情要做,比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很大的投入。如果只考慮航天自身發展,一年飛個兩三次當然好,中國人民也高興,但是我們不能那樣做。」
路透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