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的底蘊

陳水扁的底蘊

薛理泰 美國史丹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

陳水扁在二○○○年就職演說中宣示了「四不一沒有」承諾。這次他決定終止國統會和國統綱領的運作,確實是台獨核心層的一場政治豪賭。
在台灣政壇,國統綱領和國統會早就束諸高閣,中止運作了。況且,當年在台北成立國統會並擬定國統綱領後,北京曾經大不以為然,力予批判。陳水扁在此刻卻從高閣取下國統會和國統綱領,以「廢統」為題目,大做文章,其潛台詞就值得仔細推敲了。

拉抬綠營聲勢

往深處想,陳水扁決不是貿然訴諸這場豪賭的,台獨核心層的深層動機導致了這項決定。這個因果關係可以在台灣政壇動向、兩岸關係、國際政治及陳個人前途考量諸層次找到蛛絲馬迹。他們或許認為,如此作法,可以在未來選舉中,「低成本、高收效」地大幅度拉抬綠營聲勢,也能夠為陳本人及其心腹解厄救困。
第一,○四年底台灣立法院選舉中綠營鎩羽而歸,揭示了綠營在內政施為上再衰三竭的趨向。去年地方選舉行政首長時,綠營又幾乎全軍盡墨。綠營聲勢衰頹如此,只有兩個理由,即扁政權缺乏經濟長才,又熱衷於在統獨問題上一味強化意識形態之爭。同時扁政權核心層貪污腐敗案層出不窮,令人心寒。今年台北、高雄兩個直轄市要選舉市長,明年立法院又要選立委,後年又要選總統。長此以往,藍營奪回政權,是十拿九穩之事。扁政權必須出奇招,才能煞住這股趨勢。

北京無暇外圖

第二,高雄捷運案矛頭早就涉及陳水扁心腹,案件調查矛頭所向已經直指「皇帝娘」。不少民眾眼睛正盯着查案結果。陳水扁在兩岸關係上作出大幅度的動作,希冀轉移民眾視線,影響查案進程。
第三,民進黨內新派系正在力挺蘇貞昌,陳水扁處理不當,可能提前步入「跛腳鴨時期」。所以他必須更加顧及台獨原教旨主義者的要求。至於「拚經濟」、「拚民生」,綠營本非藍營對手,況且這樣做事倍功半,費力不討巧。扁政權要快速拉抬綠營聲勢,只有訴諸在兩岸關係上走邊緣政策。
第四,陳水扁料準北京刻正全力整頓內政,無暇外圖。假如北京一如既往,缺乏有力的反制措施,則重蹈「雷聲大,雨點小」的覆轍,既證實了他本人「睿智果斷」,又證實了在台灣只有綠營才能勇於並且巧於向北京挑戰。如此,當然綠營得分,藍營失分。設若北京訴諸強硬措施,而又舉措失宜,則讓綠營找到藉口,借題發揮,攻擊大陸對台灣構成現實的威脅,加劇台灣民眾對大陸的反感。

摸透美國反應

第五,扁政權摸透了美國處理尚未涉及本國安危的國際危機的模式:一是「避免事態擴大」,二是「兩邊施加壓力,力求平息」。而在北京未採取有力的反制措施的前提下,華府介入僅是向北京作出交代而已。只要台北「進兩步,退一步」,就能過了華府這一關。
第六,時至今日,陳水扁對於自己今後的處境會給予更多考量。如何與李登輝在政壇上爭奪台獨教父的地位,想來也是他這次作出廢統決定的因素之一。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扁政權廢統之舉確實有着深層次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