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捧《Crash》諷刺布殊

評審捧《Crash》諷刺布殊

【本報訊】《斷背山》被視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大熱門,但最終大獎卻由《Crash》奪得。有評論認為,《斷》片大熱倒灶,可能是因《Crash》主力描繪美國種族衝突,主辦奧斯卡的美國電影藝術及科學學院是想藉此刺激一直不重視黑人問題的美國總統布殊。
以洛杉磯車禍引發美國種族衝突為題材的《Crash》,雖未在本港上映,但影片DVD自去年尾推出以來,已廣被談論。對於《Crash》以冷門姿態奪獎,美國娛樂周刊《InTouch》記者HowardStier分析,「今年美國有很多問題,包括卡特里娜颶風、戰爭等,由於布殊似乎不重視黑人問題,美國電影藝術及科學學院或許因此選《Crash》為最佳影片。」

同志電影難得獎

事實上同志題材向來不受保守的奧斯卡評審團喜愛,自《午夜牛郎》(MidnightCowboy)在七○年奪得最佳電影後,三十多年來一直沒有涉及同性戀題材的電影登上最佳電影寶座。
《斷背山》成奧斯卡大熱後,有基督教組織收集得六萬個簽名,反對《斷》片將同性戀變成社會主流。有份演出影片的米雪威廉絲(MichelleWilliams),其高中畢業的聖地牙哥聖達菲基督教學校校長也批評她接拍此片並不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