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祖籍江西德安,一九五四年生於屏東,家中兄弟姊妹四人,他排行第三。父母給他取名李安,一來是老家在江西德安,二來是自小舉家到台灣時所乘搭的船叫雲安號。
父是校長曾教導陳水扁
李安的母親曾任教師,父親李昇是校長,台灣總統陳水扁亦曾是他的學生。李安初中讀延平中學,高中則進了中南部名校台南一中。對於讀書,李安自言一點興趣也沒有,他一直只想當個導演。兩度報考大學入學試落第後,終進了台灣藝專影劇科,從此踏上夢想之途。
於台灣藝專畢業後,李安曾服兵役,退伍後在李父親安排下出國留學,在伊利諾大學修讀戲劇系導演組課程。八○年取得戲劇學士後,轉讀美國紐約大學的電影製作系研究所,這三年可說是李安最愉快、最充實的時光。
李安在七八年在美國認識妻子林惠嘉,據說在觀賞一場球賽時,林惠嘉叫了他的名字「李安」,他覺得那個聲音清脆、好聽,就這樣一聽鍾情。二人拍拖五年後在紐約結婚,當時婚禮上的點滴,引發出李安日後拍攝《喜宴》時的靈感。二人育有兩子─李涵(阿貓)與李淳(石頭)。林惠嘉個性獨立剛直,在李安潦倒時,一直在金錢及精神上支持丈夫,令他放心追求電影夢。李安於○一年憑《臥虎藏龍》獲金球獎最佳導演時,提到太太林惠嘉是戲中「堅忍女性」的表徵。
潦倒時在家煮飯湊小孩
八四年於紐約大學畢業,李安取得的優秀成績未能令其事業一帆風順。本打算回台灣發展,卻因太太修讀的微生物科學博士學位還有半年便畢業,小孩又剛出世,加上有美國片商說賞識他,遂決定留下來碰運氣。無所事事,惟有在家中負起做家務、照顧小孩和煮飯等工作,浮沉六年,一直冇發展機會。
直至九一年,台灣的中央電影公司找他拍攝《推手》,終憑此片在影壇上嶄露頭角。九三年,李安憑《喜宴》抱走柏林影展金熊獎,是他在國際影壇大放異彩的起點。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