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005)昨日派發05年度成績表,超越市場預測上限。在新興市場的強勁增長及成熟市場表現穩健下,滙控純利突破千億元大關,至1173億元(150.81億美元),上升17%,創出新高。業績公布後,滙控股價在倫敦甫開市即彈高2.36%,一度逼近10英鎊(約135.3港元),較昨日本港收市132.3元,急升3元,在紐約市續升,報135.06元,料今日可帶動港股上升。
【本報訊】自收購滙豐融資(美國Household)後,市場認為滙控要靠併購才可維持高速增長,過去一年滙控股價乏善足陳,正是因為缺乏併購消息炒作。去年業績向市場證明,滙控不靠併購、單靠自然增長仍有力締造近兩成高增長的紀錄。
不靠併購也有高增長
滙控行政總裁葛霖不願就股價置評,只表示併購對去年度業績的影響很微(lessimportant),又重申未來「將繼續專注自然增長」,因集團現時環球業務平台,存在巨大增長空間;對於併購可能,當然「永不應說永不」,但併購效益只應視為特殊性增長「exceptionalthing」,集團不會為併購而危害(jeopardize)股東價值。
董事會宣布派發05年第4次股息,每股2.41元(0.31美元),增長15%,5月11日派發,連同已派發的首3次股息,全年派息共5.68元(0.73美元),較前年增加11%,但派息率連續兩年下跌,從53%降至51%。他指出,集團對派息政策採取較長遠看法,除確保股東實際收息有增長外,亦會預留資本,供長期發展投資之用。至於06年第一次股息,則於5月2日宣布並於7月6日派發,建議每股派息1.17元(0.15美元);05年首三季每股季度息均為0.14美元。
亞太南美成增長引擎
以亞太區及南美為主的新興市場,是去年度滙控增長引擎,去年度新興市場稅前盈利增長45.7%至34.39億美元,對集團貢獻比率達16.4%,其中亞太其他地區及拉丁美洲,稅前盈利分別增長39%及47%。葛霖預期,新興市場未來增長較成熟市場快,集團會繼續在有關地區投資。
CIBM盈利減寄望今年
滙控旗下的企業銀行、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CIBM),是四大業務支柱中,稅前盈利唯一下跌的領域,期內經營支出上升17.7%。不過,葛霖強調,CIBM支出高峯期已過,5年投資計劃亦已「走了一半」,雖然他不肯預測今年盈利是否會轉跌為升,但「肯定會竭盡所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