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民間引起熱烈反響的「修改憲法」問題,在當局打壓而幾乎銷聲匿迹三年後,今年在全國人大會議召開之際再被民間學者提起。山東大學教授孫文廣近日上書全國人大,呼籲人大代表行使「修改憲法」的權力,討論修憲問題,廢除憲法中有關「共產黨領導」的條文,以便推行民主化政治改革。
今年七十二歲的孫文廣,也是「獨立中文筆會」的會員,一九七○年代曾因發表批評已故中共領袖毛澤東的文章,被判入獄七年,一九八一年出獄後仍堅持寫作,批評當局極左思潮。
以黨代政排除競爭
孫文廣在寫給全國人大代表的公開信裏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自一九五四年制訂後,曾經三次大修訂,但至今仍存在很多「荒唐、荒謬」的內容,禍害最深的是有關「共產黨領導」的條文。
孫文廣指,當局將「共產黨領導」入憲,是樹立共產黨「領導」的終身制和至高無上的地位,從而排除任何政黨競爭及政黨政治的可能性,使共產黨雖然只屬少數人的政黨,且權力非授於國民,但成為國家最高權力組織。由於軍隊、司法、政府部門,及學校、企業等全部聽命於「黨的領導」,導致現今「以黨代政」、「黨政不分」的局面。
民眾難靠法制維權
孫文廣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由於中共擁有不受任何約束的絕對權力,他們只會着眼於自己的利益。而絕大多數的民眾由於無法依靠法制解決問題,惟有靠群體抗爭以維護自己的權利,最終令社會出現動亂,無法建立胡溫所講的和諧社會。
孫文廣指出,只要「共產黨領導」存在憲法中,中國將無法推行政治改革實現民主政治。因此,他呼籲人大運用憲法賦予的權利,提出修憲建議。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