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按摩,原本只是一種消除疲勞的民間療法,但現在已成台灣最熱門的行業之一。據統計,腳底按摩及相關產業每年為台灣創造了七十億元(港幣.下同)的商機,有人甚至戲稱「臭腳也能幫助解決台灣經濟問題」。
台灣的腳底按摩是從台中開始發展起來的,後來慢慢推廣到台北等地區。據統計,全省現在至少有五萬家腳底按摩館。在餐館飯店愈來愈難做的同時,腳底按摩館卻家家高朋滿座,似乎沒有受台灣經濟不景氣所影響。
台北市著名的夜市華西街如今變成了「按摩街」。「精漢堂健康會館」算是華西街最早開張的一家按摩館,每月營業額超過四十七萬元。其經理張建祥卻表示,幹上這行是出於無奈。他原本從事建材生意,由於台灣經濟環境不景氣,建材買賣實在做不下去了。經朋友介紹,他開始接觸足部按摩,從最基本的打掃、洗毛巾做起,總算略有成就。
足療師月薪高過大學生
在華西街,有不少像張建祥這樣的人。他表示,許多失業的中年人就是在這個行業找到事業第二春,其中不乏過去開平治車的大老闆,生意失敗後轉到這行謀生。的確,台灣一名足療師平均月入是九千至一萬一千元,比一般大學生入職起薪點還高。目前,全台灣大約有五萬家腳底按摩館,以每家需要十至二十名師傅計,腳底按摩在這幾年為台灣提供了近一百萬個就業機會。
《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