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批:政府連死都要管 - 何民傑

蘋果批:政府連死都要管 - 何民傑

唐英年司長提醒香港人,死亡和交稅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兩件事。稅務局固然會定時定候提醒人們交稅,但凡事好管的政府卻連死亡也不放手,還管得一塌糊塗。
其中最糊塗的莫如連身份也不清的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其管轄下的香港仔、將軍澳、柴灣和荃灣四個墳場,屢有出奇新聞。去年十一月,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就發生「標死人參」事件,「綁匪」潛入靈灰閣,掠去三個骨灰龕,留下字條向家屬勒索。
昨天又有孝子賢孫為了在華永會實施道路管制之前駕車前往將軍澳華永墳場掃墓,結果車輛大排長龍,要苦候兩句鐘才能登山祭祖。
華永會這個所謂非政府組織,主席是民政事務局局長,官守委員有食環署署長及地政總署署長,還有一大批由特首委任的社會賢達做委員。或許延續了官僚習性,墳場管理和拜祭安排年年備受批評,編配骨灰龕程序遲緩也長期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這個坐擁二十四億資金總額的華永會,不用買地,不用納差餉,不用繳稅,卻向市民收取各種各類墳場收費。除了供養表現差勁的行政官僚,盈餘不知道用來做甚麼。
將軍澳華永墳場每當春秋二祭,都要作出特別交通安排,封鎖行車路供祭祖人士徒步上山,昨天的車龍就是希望在管制之前輕鬆一點盡孝道。不同人士曾建議興建行人電梯接駁山頂,擴闊現有行人路,又或者以行車路接通墳場,但商討多年也未見落實。
解救之道是應該盡快將華永會全面民營化,提升管理效能改善服務,並按其市值向公眾配售,把凍結多時的公眾資產解放到自由市場去。

到時候,墳場管理者就能夠靈活運用市場原理解決問題,在拜祭高峯期設不同收費時段,將人流分散到不同日子和時間裏去。又或者斥資興建扶手電梯,再向使用者按次收費,為了克盡孝道,孝子賢孫多付一點也不會是大問題,私營的沙田寶福山早就有扶手電梯方便拜祭人士。
其實政府在墳場和骨灰龕的供應上過度的參與,早已使原本可以由私人供應的業務無法正常發展。現時由食環署管理的十一個墳場,加上華永會管理的四大墳場,已佔了全港龕位總數的三分之二。政府干預了需求和供應,私營龕位售價就被扭曲致嚴重偏高。
加上官僚對私營骨灰龕愛理不理,食環署只管轄下墳場,民政署只理會宗教場所,規劃署和地政署無法理會兼營骨灰龕的廟宇。社會上不少提供骨灰龕的場所都以捐獻形式收取存放骨灰費用,服務質素也沒有足夠保障。
據統計署資料,每年約有三萬六千人去世,食環署和華永會的骨灰龕場地無論怎樣擴建,都會於幾年內飽和。全面發展私營墳場,將會是我們避免「死無葬身之地」的途徑。中國人尤其慎終追遠,對墳場的要求很高,大陸政府也正在以市場力量去解決這個難題,資本主義的香港卻仍然相信交由官僚去處理。
我們逃不了交稅和死亡,也逃不了政府對我們的事事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