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一天發現自己缺了一條腿,你會垂頭喪氣、怨天尤人,還是笑面迎接餘下的人生?「香港第一劍」余翠怡,自小雖因病切除小腿,但她的人生因而重新開始;坐上輪椅,那彷彿是一架夢想號快車,把她載到奧運冠軍頒獎台,為人生寫下光輝一頁。正如她說:「現在的一切都是輪椅劍擊帶給我,要不然,我仍是一個平凡的女子。」文:許樂暉圖:孔慶初
十三歲的你,是否優柔寡斷又無主見呢?但那時的余翠怡已果斷地為人生作決定──把在化療後出現排斥的左腳小腿切除。那雖不是最後一步,但當時年僅十三歲的翠怡,卻認為「要決斷、不可留戀」。她憶述:「當時受感染的左小腿病情無進展,親人每日替我的患處洗傷口。我認為既然要切除,那何不乾脆作一決定呢?」於是,翠怡便「下令」切除左腳小腿,用義肢代替。
視困難為成功機會
未踏上劍擊的「神奇之旅」前,翠怡先遭到旁人白眼,但她認為這只是平常事,更坦言這顆「平常心」,乃兒時在病房得來的。她說:「十一歲因骨癌入院,在醫院接受化療期間見盡生死。我缺了小腿,最多是行得較人慢,只是外觀上的改變,但一般人做到的,我也做到。我會視這困難為機會,若抓緊機會,那就會成功,要不然就拖垮自己一生!」
在別人眼中,輪椅是「殘廢」的象徵,但翠怡卻視之為一個成功的機會。經親人介紹下,翠怡加入「香港傷殘人士體育協會」。她初挑選參加游泳隊,但由於危險,最後選了劍擊。
對於劍擊,她起初不太認識:「見到劍擊衣服的外形好靚,但全身被蒙住,又有點神秘。」但運動根底厚的她,很快便上手,更於○一年的世界盃輪椅劍擊賽(意大利站)首嘗冠軍滋味,在○四年的雅典傷殘奧運更勇奪四金,奠定她「香港第一劍」的稱號;在剛結束的香港站「世界杯輪椅劍擊賽」,翠怡又奪「最佳女劍手」。
想當地理學家回饋社會
這「夢幻輪椅」,把翠怡載到奧運冠軍頒獎台,為她的人生寫下光輝一頁,翠怡坦言這全是失去的小腿所「賜」予:「如果沒有切除小腿,我也不會參加輪椅劍擊,不會認識一班好朋友,更不會拿奧運金牌。如果無輪椅劍擊,我現在還是一名平凡的女子。」翠怡也有獲邀出席分享會,她希望「以生命影響生命」,為社會作出貢獻,故現主修中大地資系的她,將來打算做一個地理學家,回饋社會。
余翠怡小檔案
年齡:21 身高:1米66
就讀學校:香港中文大學(第1年)
主修: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簡稱為地資系)
喜愛寵物:雪橇狗
嗜好:睇波、打機
愛好街機機種:射擊(GhostSquad)及賽車(灣岸)
劍擊主項:花劍及重劍
難忘戰績:04年雅典傷殘奧運奪4金,完成「大滿貫」
理想職業:地理學家
印象最深刻地方:雅典,不但返回第1屆奧運發源地,更在那裏完成4金的「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