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傳統基金減持領匯

理財智慧:傳統基金減持領匯

領匯(823)的成功,令不少地產發展商都考慮分拆旗下的收租物業,以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的形式上市。
領匯上市之時,不少人均看淡,但上市之後,其股價表現卻是3隻已上市的REITs之中表現最好的一隻,打破了政府相關資產質素不及私人資產的市場定律。當然,其中有受其他因素所影響,包括了對沖基金對領匯的垂青。
領匯上市之時,是設有基礎投資者(CornerStoneInvestors)的安排,讓一些國際知名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投資,目的是穩定股價及擴大投資者的層面。在第一次上市之時,這些基礎投資者是有禁售期,但因第一次上市不成功關係,第二次上市之時,就沒有設置禁售期的安排,以加強領匯上市的吸引力。

價值投資定取捨

這些基礎投資者是一些傳統的基金,投資方式是傳統價值投資法──購入一些被認為有投資價值、但價格被低估的股份。如果被認為是股價偏高,超越了其實質價值,基金便會把投資套現,把資金轉投其他地方。
最近筆者與在某間被領匯列為基礎投資者基金公司工作的朋友閒談,知道其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已經減持了領匯的股份,套現回來的資金亦已轉投區內其他REITs,而這些減持行動亦已在其網站及刊物上,向投資者發放。這間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認為,領匯現價已偏高,偏離其合理價值,而預計這些被減持股份,很大機會已落入對沖基金的手中。所謂「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就算是基金界,傳統基金與對沖基金的投資策略及看法,也有很大差別呢!
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 麥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