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早前沒收了私人養的家禽,被指不符合《基本法》保護私有財產的條文後,又改為容許私人將家禽作為「寵物」飼養。在工聯會發動工人包圍禮賓府後,房屋署答應為德信建築分判商工人墊支欠薪,引起公眾及房委會委員強烈反對,於是房屋署又反口表示會拒支欠薪。
這大概算是「有中國特色」的「強政勵治」:沒有固定的施政準則,一切都見機行事,一切都是權宜之計,應稱為權宜之治。
…………………………
中共處理《冰點》事件,體現的也是左右搖擺的權宜之治:先是勒令停刊;在眾元老聯署公開信提出質疑後,又宣布復刊,但總編輯被撤換,而復刊時就刊登一篇批駁學者袁偉時批評歷史教科書的文章。
權宜之治的特點是:這又不得罪,那也要顧到,主政者自己就沒有固定的主意。
…………………………
權宜之治的另一特點,就是患上健忘症。如北京兩會召開,政協新聞發言人吳建民說,副總理黃菊前不久因身體不適,入院治療,「目前正在康復中」。
他忘了前不久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說,黃菊副總理「還在正常地工作」呢。
…………………………
政府公布規管執法部門竊聽偷拍等行動的秘密監察條例,保安局表示,條例不適用於非政府團體或人士,「也不適用於國家」。
「國家」指甚麼?是土地、人民、主權嗎?香港不是「國家」一部份嗎?據消息人士解釋,是指「一國」中另一制的公安和國安機關。有立法會議員指出,國家執法人員來港進行秘密監察活動「不受限制」,「仲得人驚過狗仔隊」。
在內地這另一制,公安和國安執法人員不存在「秘密監察」的問題。擺明的公開監察,又豈能奈他何?
…………………………
阿扁宣告廢統,中國高層領導及內地涉台工作人士咸表憤怒,紛紛要求美國不要姑息台灣這個「麻煩製造者」。
香港的親中媒體聞風而動,有評論表現出比北京更激憤,提出中共應該「亮劍」。
美國反應溫和之後,眼看北京也要跟着降溫了。香港的幫閑者,別讓主子為難啦。
…………………………
教協發起反教師壓力申訴大會,教統局局長李國章表示用對抗性街頭行動來表達意見無助解決問題,又指部份政客「混水摸魚」,強調他不會為政治噪音而分神。
教師只是講工作壓力,他卻講了這麼多政治,他已為政治分了太多神,也已經發出太多政治噪音矣。
逢周一、二、四、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