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故事的本領 - 吳靄儀

講故事的本領 - 吳靄儀

一口氣看了兩本畢納特FrancesHodgsonBurnett寫的兒童故事,非常欽佩這位女作家講故事的本領。其實兩本上世紀初出版的故事書早已家傳戶曉,一本是《TheSecretGarden》(秘密花園),一本是《ALittlePrincess》(小公主),企鵝出版社的PopularClassics系列的版本很易買到。兩個故事的主角都是印度出生的英裔孩子,都因為父母雙亡而迫得留在英國生活,湊巧一個是非常惹人厭的任性自大的孩子,一個則非常惹人憐愛,兩個各自性格突出,遭遇神奇,以致情節緊張,不但孩子會看得入神,我這麼大年紀的一位尊貴議員也看得迷頭迷腦,幾乎不願放下去睡覺,雖然次日要早起。這就是故事的魔力,及懂得講故事的人的本領。

讀故事的孩子可能最關心故事中人物的遭遇:小女孩後來怎樣了?有沒有找到秘密花園?如此這般,為她的受苦感到掛心,為她們的歡樂感到高興,盼望自己喜愛的人物有美滿的結局。可是成年人的眼光就無法那麼純真,難以避免看到很多漏洞,很多與事實不符的錯誤,很多過分的誇張,太過美化簡化等等,能夠令人對這些瑕疵視而不見,只拚命追至結局,顯見是有資格成為歷久不衰的名著。不過,我知道我的功力不是沒有限度的,手上還有她的成名之作《LittleLordFauntleroy》(小侯爵),講一個窮美國小男孩忽然襲了爵位的故事,那位小爵爺良善得不得了,所有的母親都拿來做孩子的典範,那就我也不敢說自己會吃得消。畢納特1849年生於英國曼徹斯特,十六歲隨家人移民美國,在當地結婚生子,多年後返回英國居住,1924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