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有少數基督教書室,主要售賣與宗教有關的書籍、唱片和精品。受洗2年多的高興,與3名教友合資,去年5月開設樓上宗教書室「諾園」,開業前參考其他書室,卻見十室九蝕,不過她未卻步,反而針對其弊,廣開客源,開業不足1年已錄得盈利。
沒有創業經驗的高興坦言,開設樓上宗教書室決定倉卒,亦無周詳計劃,「最初只想在教堂附近找個地方讓教友可以有多一個地方聚會,這個單位正好在我們新興建的教會大廈對面,租金廉宜,就先租了再計劃。」
加工設計迎合潮流
她坦言在租下單位後至開業的短短三個星期才籌備。最初的構思是賣一般宗教產品如書籍、唱片、文具及精品,並在書室一邊布置成舒適的咖啡室,供應花茶、咖啡、蛋糕和小吃等,讓教友在教堂以外多一個聚腳點,並取名諾園。
高興說:「後來我們在本地一次精品展中,發現了英國的宗教精品品牌LovinBox,雙方一拍即合,我們的入貨量由最初的4000元遞增至現時的10萬元,貨種亦由當初的十款增至現時的百多款,並已成功取得該品牌的香港及中國代理權。」
其次他們亦代理台灣設計的樹脂膠裝飾品,以及本地生產的香薰味蠟燭,除了由供應商供應現成的產品,他們亦提供設計由對方生產,目的是針對本地消費者口味,如在精品上寫上港人熟悉的詩歌《AmazingGrace》歌詞,又將本來只印有英文聖經金句的擺設改成中文譯句。
金句產品銷路理想
不過,當她們到其他宗教書室取經時,卻發現「這類書室十間有九間都蝕錢,主要是客源狹窄,顧客多限於教友,我們又在樓上,零售生意根本養不起書室。」高興表示,過去在電訊業做公關的經驗令她更會「計數」,「條數計唔掂就要即時想辦法。」
她隨即發揮港人擅長的靈活與迅速,並發現解決方法是設法廣闊客源,深信開拓教友以外的普羅大眾市場,才能生存。她先向其他機構及百貨公司推銷代理產品,發展批發生意,她說:「那時日日跑去百貨公司、工會組織的百貨店等ColdCall,推銷產品。」
最後成功取得永安、阿貓地攤,以及山頂和機場內商店的批發定單,「剛巧很多公司都在張羅聖誕節精品,考慮過我們的產品能配合其店舖,便即向我們落訂,批發價約為零售價的五五折。」她坦言,寫有聖經金句的產品,銷路較一般產品理想。
鄰近教會客源保證
諾園開業後,因為教友間的介紹及派傳單,即成為教友來開會或聚會的地方,「這附近除了我們教會,亦有數間其他教會,每逢周四至周日最旺,很多團契來預約。上周日就做了三輪客,每輪最多可容納30人,平均每位消費80至100元,包場最低消費1200元。」
諾園以會員制留客,年費100元,現有會員近千名,當中來自其教會的約70%,餘下為其他教會或一般顧客。而諾園的收入比重已成功由批發作主導,佔50%,零售佔30%,餘下兩成來自咖啡室。
高興希望能進一步開發內地以至海外的批發市場。她預期,批發業務將於今年發展至澳門,亦正跟上海及韓國公司洽商中。
記者:葉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