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焯均報道】百多部的士上周三癱瘓中區交通抗議客貨車搶客,運輸署總運輸主任許權昨表示,政府正研究修例減少客貨車座位數目,避免客貨車「載客不載貨」。但政府消息人士稱,港府現階段無意修例,只打算與警方商討加強執法。事實上,許權昨舉例指,「一家大細」如只得兩件行李乘搭客貨車到機場,司機或會觸犯法例,這明顯較警方現行的執法尺度嚴謹。
對法例理解有出入
許權出席城市論壇時指出,現行法例規定,客貨車一定要以載貨為主,「如果一家大細拎住幾件行李去泰國玩,架貨車主要係車呢家人去玩而收取酬勞,就可能觸犯法例」。不過,本身是交通警察的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劉錦華接受查詢時稱,現時若客貨車司機主動兜客,警方才能執法,「如果客人自己call(叫)車,車上有行李又有人,都做唔到乜嘢」。
警方與運輸署對法例的理解有明顯「出入」。據了解,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將事件定性為「白牌」車執法問題,將會要求警方與機管局加強執法。的士業界強烈批評現時法例對貨物和財物定義不清晰,並要求政府修例,減少客貨車乘客座位數目。客運政策失誤關注小組代表吳坤成在論壇上說:「運輸署一日唔定清法例,行內點安穩經營?」許權表示,會考慮修例將客貨車載客座位由五個減至兩個。
但政府消息人士指出,環運局不認為法例存在漏洞。消息說,若把客貨車載貨作更明確界定,如將某個大小的物件當作不是貨物,會影響業界運作。該局在本周四的士業武林大會上將表明要先進行廣泛諮詢,暫不修例。
香港客貨車從業員職工會主席葉滿林反對政府考慮修例減少客貨車座位,批評說出有關建議的官員「語無倫次」,不了解業界實際運作。他又指,許多政府部門都會電召客貨車接載公務人員,「好似教育局都會call客貨車載職員去巡學校,食環署外判清潔隊夠日日叫貨車去接員工做嘢啦,乜嘢貨物都冇㗎!政府話人犯法,根本自己都係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