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希望離世家屬的遺體得以完整保存,但唐芷玲一家卻非常開明,一次又一次讓離世家人的器官捐贈出來,重燃輪候器官移植者的希望;分別只有二十六歲和十三歲的李逸寧和冼芷珊,輪候器官移植多時,抱着的就是一個活下去的希望。
本港現時有近二千人輪候器官移植,但每年只有約三百人成功接受移植,其中近七成個案更只是角膜移植。醫院管理局高級行政經理(專業事務)鄭信恩稱,器官移植聯絡主任發現逾四成的遺屬因未知死者生前意願,故不願妄下捐贈器官的決定,故呼籲有心人將意願告知家人,讓更多人受惠。
芷珊童年只有等待
童年該是人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日子,但十三歲的冼芷珊卻經歷了一個充滿等待的童年,「(等待肝臟移植)由細等到大,希望(市民)支持吓需要器官移植嘅人!」她患有先天性膽管閉塞,曾出現肝腎綜合症病徵,病情更影響心肺功能,現需以氧氣機幫助呼吸。其母冼太說:「其實𠵱家都已經擔心佢負唔負荷到移植手術,但如果再差落去影響埋其他器官,咁就算有適合嘅肝都可能做唔到手術。」
換心是她唯一期望
「我呢一生用咗太多時間喺醫院,希望有朝一日換咗個心,可以過番正常嘅生活。」二十六歲的李逸寧芳華正茂,但先天性肺動脈閉鎖及多個心室間隔缺損則改寫了她的人生,經過五次的大型心臟手術,能獲心臟移植是她唯一的期望。眼看病友一個一個離世,她慨歎地說:「我會同自己講換咗心就會好番……但其實好驚等唔到……」李逸寧一家都已簽署器官捐贈卡,縱使不幸離世也可將愛延續。
護士一家遺愛人間
唐芷玲年僅二十二歲的弟弟,於○二年因車禍離世,任職護士的她希望把弟弟的器官捐贈出來,但為怕父母反對而沒有提出,然而年邁的父親竟主動提出捐贈兒子的器官,經檢驗後成功捐出腎臟和角膜;其父於○三年離世前,更表達死後捐贈器官的意願,希望遺愛人間。曾在深切治療部工作的唐芷玲坦言,不少遺屬希望為死者留全屍,但其家人就非常支持器官捐贈,希望藉以延續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