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反動 - 李純恩

繼續反動 - 李純恩

如果可以的話,我是連電郵都不想收的。
我渴望看到來信者的字迹,電郵是沒有字迹的。
收到沒有字迹的信,多多少少有點隔閡,有點失落,有點遺憾。即使來信內容再如何溫馨感人,因為那過於端正的印刷字體,欠缺了個性和彈性,過於工整,沖淡了溫情。
一封信,畢竟跟一本書是有分別的。
我們可以欣賞印在書上的感人文字,但又很難忍受一封印得像書一樣的信。
人與人之間的感受,是不可以那麼工整的,必須有一些缺陷和瑕疵,即使是一手很不堪的字,也是人氣充沛的,寫在信上,那封信也就有了體溫似的活了起來。

見字如見人,就是這個意思。那字,必須是手寫的,若是打字打出來的,人人的信都由同一種面目呈現出來,即使你也覺得見到那個人了,中間卻總是隔了一層屏障,怎比得上看見他的筆迹那麼親切?
這一點,天天用電郵溝通的人大概體會不到,直至他們收到一封心上人的親筆信。
電郵當然帶給我們很多方便,那麼快捷,那麼直接了當。但是,生活除了方便快捷、直接了當之外,還有許多婉轉的韻律,那是現代科技怎都代替不了的,生硬不得的,工整不來的。那便是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