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華筆記:息口縱見頂美股追唔過

麥嘉華筆記:息口縱見頂美股追唔過

最近在意大利都靈舉行的冬季奧運會,美國的參賽隊伍挾着「全球最佳團隊」的盛名而來,但結果拿得最多獎牌的隊伍,卻是人口僅及美國30%的德國,共摘下了29面獎牌,美國則僅能取得25面獎牌。即使人口不足1000萬的奧地利亦奪得22面獎牌。

同樣的假大空情況在華爾街亦隨處可見。即使美國的分析家和策略師發表了多不勝數的報告唱好美國股市,美股杜指今年至今仍原地踏步,未有寸進,而標普500指數表現較佳,亦不過錄得2%的微薄升幅。
相比之下,香港股市今年至今已錄得約6%的進賬,而印度的表現更佳,過去兩個月的升幅有13%。不過要數表現最出色的亞洲市場,必然是今年至今已上升了34%的越南股市。
對於應否高位追入升幅已大的越南市場,我確實有點兒猶豫,但如果看看越南股市的平均估值,現時的PE低至只有10倍,再看看該國大有可為的經濟前景,看來越南股市繼續大幅上升的機會仍然甚大。

每年起伏有周期

至於美國市場方面,美股的起伏,對大部份包括商品在內的資產市場影響甚大,但我對其未來數個月走勢的看法仍然負面,原因有數個。
首先,從附圖中可見,每逢踏入中期選舉年,美股在頭數個月往往會有上佳表現,而其後則無以為繼,跌浪更一直會延伸至10月以後才終止。
我對美股持審慎態度的第二個原因,來自「布蘭得利模型」(BradleyModel)。這是一個根據星座排列來測市的模型,而這個準確地預測到美股於去年12月見底回升的模型,已預告了美股升勢短期內將會逆轉。
第三個必須對美股持保留態度的原因,是股票市場早已形成的季節性走勢。美股一般在每年10月至翌年5月會有較佳走勢,而在緊接着的夏季月份則表現失色。這從附圖的趨勢線中亦可看得一清二楚。
第四,很多投資者相信,只要聯儲局終止加息甚或減息,股市必升無疑。不過如果翻查歷史數據,便知道這種看法流於表面,並沒有足夠證據支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今,每當緊縮貨幣政策結束後的頭3個月,標普500平均錄得0.5%跌幅,而再過多3個月,亦即加息周期結束後的第6個月,標普500的跌幅更會擴大至1%,直至緊接下來的6個月(即加息周期結束後的1年),標普500才收復之前的失地而倒升1%。
因此,若我們假設聯儲局會在未來3個月後不再加息,仍不可對美股的短期表現估計過高。
此外,正如我之前解釋,只要投資者預期美國加息周期快將結束,美元牛市便會告一段落,並開始進入新的熊市周期,這是投資者必須注意的。

美元牛市近尾聲

最後我要加以補充的是,由於大部份新興市場的股市已經歷了一段長期升浪,部份已有嚴重超買的感覺,我預期美股即將出現的弱勢,將會導致這些新興市場亦出現大幅調整。是否如此,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