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台灣當局發現當地二十八種止咳藥含有致癌物質「碘化甘油」,該物質可增加患上白血病、甲狀腺癌、胃上皮細胞癌的風險,台灣將於周三召開會議,決定是否禁止出售有關止咳藥。本港衞生署表示,會跟進有關事件。
當地擬禁售
據台灣《蘋果日報》報道,剛於上月在台灣出版的《胸腔醫學》期刊指出,根據美國胸腔醫師學會所訂定的咳嗽臨床準則,碘化甘油類的藥物止咳化痰效果不佳,而且有致癌風險,不建議醫學界採用,而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早於九九年已宣布禁止出售碘化甘油類的藥物。
不過,台灣卻仍有二十八種含碘化甘油類的止咳藥物出售。台灣衞生署藥政處立刻審查有關資料,認為含碘化甘油類藥物雖無即時危險,但有其他更好的藥物代替,建議盡快禁止出售這類藥物。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根據針對老鼠的動物實驗發現,長期服用碘化甘油的老鼠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增加三成,以及增加患上白血病一成八的風險,並會提高患上胃上皮細胞癌的風險,他建議病人即時停用含碘化甘油類藥物。
香港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勞永樂醫生稱,碘化甘油是一種古老藥物,主要外服治療一般口腔潰爛、飛滋及喉痛等病症,「幾十年前啲醫生會用呢隻藥滴落去口腔患處,但就唔會口服,𠵱家香港已好少用呢隻藥。」
香港較少用
勞永樂又稱,由於碘具有刺激作用,若內服該類藥物,會「揦傷」黏膜,如果對碘有敏感者,更會出現水腫等病徵。
曾從事生化研究的中文大學東華三院中醫學院院長梁榮能表示,碘化甘油可用作降低痰濃度的「祛痰劑」,讓患者容易把痰咳出。不過,相關咳水只聽聞在台灣有售,香港一般則以氯化銨(AmmoniumChloride)作為祛痰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