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密」提早公布 連續18年雙位增幅<br>軍費2838億增15%

「機密」提早公布 連續18年雙位增幅
軍費2838億增15%

北京官方昨日突然提前公布舉世關注的軍費預算:今年中國國防預算為二千八百三十八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增加百分十四點七,主要是提高軍人福利及防衞作戰能力。這是中國自一九八九年以來,連續十八年軍費增幅達到兩位數,勢必引起歐美國家及日本的關注。

為期十天的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今日在北京開幕。按照慣例,當局會到明日向大會提供預算報告時,才會披露今年的國防預算。不過,全國人大會議新聞發言人姜恩柱昨日在記者會上提前將「機密」公之於眾。

加士兵工資 增軍用裝備

姜恩柱表示,今年國防支出預算佔全國財政支出預算的百分七點四,與前幾年相比,所佔的比重大體持平。軍費的增加有四大用途:一是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要提高軍隊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二是根據國際油價上漲的情況,需要適當增加軍用油料的購置費用;三是加大對軍隊人才建設的投入;四是需要適度增加部份裝備建設費用,提高軍隊防衞作戰能力。
解放軍總兵力目前達二百三十萬人,是世界上擁有最多軍隊的國家。中國軍費的增幅自一九九○年代以來,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而且年年實際開支都超過預算,去年已增加到二千四百七十四億元,令中國威脅論更加甚囂塵上。中國今次主動提前宣布軍費預算,並提出四條理由,相信目的在於減少外界猜測。

「隱形軍費」 研尖端武器

雖然中國官方強調,軍費主要是用於「人頭開支」,即保證軍隊的生活,但歐美軍事觀察家指出,中國將一些採購軍備及研製尖端武器的費用,劃為科技費用,並未納入軍費,因此,中國「隱形軍費」的規模比公開軍費還要多。
美國國防部去年七月發表的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去年實際軍費是公布數字的兩至三倍,即達到九百億美元(約七千億港元),在亞洲居首位,在國際上也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居第三位。報告還指出,中國同時致力增加彈道導彈和軍隊的現代化,主要目標是統一台灣。
不過,姜恩柱在記者會聲稱,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無意也沒有能力大力發展軍備,事實上,中國的國防費用與其他國家相比,無論是絕對數,還是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在世界上都處於較低的水平。
本報記者

北京當局加強在天安門廣場的警戒。圖為一名外國遊客的眼鏡映出的廣場情況。
路透社

武警阻止記者拍攝。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