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港股表現反覆,在連升10日後現調整亦屬正常,加上外圍市況欠佳,拖累港股整體表現,投資者實不用過份憂慮。本周輪到滙控(005)公布成績表,相信會是全周焦點,市場一般預期其盈利增長由7%至15%不等。筆者覺得,重點其實不應聚焦在多少百分比的增長,更重要的是管理層對未來業績發展路向方面,會否帶來新的概念,一切皆是市場所關注的。
從技術走勢分析,港股在大成交之下突破15800點阻力,雖然受阻於16000點心理關口之前,但在調整之日子成交下降,意味着沽壓不大,且仍能守穩於15800點之上,尚未出現轉勢訊號。從去年10月起步的上升軌亦未被跌破,只要15650點之支持位守得住,後市目標仍是看16400點。
國企股方面,經過多日的調整後,終於出現短線見底訊號,未來數天將出現技術反彈,估計主導股份仍是石油股及金融股,早前高位受縛的投資者,可以考慮趁今次反彈於高位減磅。
二月份港股升浪主要是由滙控及地產股帶動,假若港股在下周真的能再現升勢,相信仍會繼續由此兩類股份帶動。另外,亦可留意中移動(941)的表現,此股隨時會接力成為進一步推動大市向上的火車頭。
中移動要昅實
中移動去年的業績應有滿意表現,本身ARPU已見底,新增客戶增長率理想,市場佔有率正在提升。早前股價之放緩,純粹是受國內即將發3G牌之因素所影響而已,但只要大市持續造好,要挾期指必然要靠中移動。
思捷(330)股價仍然受壓,但股價在58元水平已初步獲得支持,投資者可再觀察沽盤會否進一步收斂。若大家看好其中長線表現,可以考慮於55-58水平逐步分段吸納。筆者覺得,現價已具中長線吸納價值,只欠進一步確認見底訊號而已。
關於思捷,市場投資者很多時都將其股價與歐元的表現掛鈎,其實此想法是有點過份敏感,其管理層已多次強調,滙價的起跌對其業績之影響只是極輕微。然而,市場始終是「你有你講」,要炒作就始終要找藉口,總之是言之鑿鑿,股價跟隨,便會有人相信。假若此立論成立,筆者便覺得在此水平分段吸納思捷的值博率極高。
近期美元走勢已露疲態,就算早前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發表就任演說後,市場傾向看加息周期未完,美元都反彈乏力,相信美元在去年底所創之高位已是美元反彈浪之頂位,反彈完畢,美元又再重返跌勢。思捷亦因為女裝系列銷售失敗而遭拋售,令股價處於超賣水平,估計短期內可藉美元下跌而回升。
影響港股之主要因素仍是息口問題,從近期美元之走勢反映,以及數據的啓示,筆者預計3月份FOMC開會,會否加息仍是一半一半機會,就算再加,息口距離見頂之期就愈近。
對於港股後市表現,筆者仍是樂觀的,始終恒指成份股的平均PE仍是相對地低,中國因素亦是吸引資金流入港股的主要原因,若然美元進一步下跌,對海外資金來說,特別是歐洲資金,港股的價格水平更會變得便宜。本周的市況將會是一個轉捩點,3月份港股是龍是蛇將會有明確的定論。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