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記者來問我的「網上生活」,我說我沒有網上生活,因為我幾乎不上網。
香港的「網上行」第一天投入服務,我就是它的客戶。但這並不表示我特別嚮往「網上生活」,那不過是捧我的朋友盧永仁博士的場,「網上行」是他帶頭搞出來的。
然後我每個月照付月費,真正的網上服務對我來說,大概是三天左右打開一下電郵郵箱,清掉一些垃圾郵件,如此而已。
自從轉用了數碼相機之後,互聯網對於我,還多了一項功能,就是把儲存在電腦裏的相片,傳給報館和出版社。這也只是少量而言,如果需要的相片太多,對方郵箱容量不夠,便乾脆燒錄一張光碟送去。
這大概就算是我的互聯網生活了。聽在天天上網,迷途於網絡的朋友耳裏,可能會覺得我活在古代。
要看新聞,打開報紙雜誌,資訊已像江河滿溢,傾瀉而出。要查資料,也有許多書籍可憑,而且謬誤較少。要想娛樂,實際生活中有那麼多生動活潑的東西可玩,天天不吃不喝還玩不過來。
喜歡上網是一鋪癮,上了癮可以日以繼夜呆在電腦前,直至腰痠背痛。但於我來說,寧願跑到網球場上打兩個鐘頭單打,出一身大汗,同樣腰痠背痛,同樣有個「網」字,與其坐在家裏電腦前過「網上生活」,不如選擇在球場上過「上網生活」,感覺實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