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以涼薄說話評論教師自殺事件,引發教育界怒潮的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心仍是冷。她昨評論有人總是將社會問題歸咎於教育不善時,竟借一宗學童被車撞死的事件作例子,說「有人過馬路畀車車親,(就)話我哋留班位不足夠」。教育界批評羅太言論過份,猶如在死者父母傷口灑鹽,死者的父親亦質疑羅太操守有問題,但願意原諒她。 記者:倪清江、梁美寶
羅范椒芬昨日上午出席教統局舉辦的「專業發展學校計劃」分享會,有二百名學校校長及教師代表出席。同場她特別借教統局出版、講述十二間學校教育改革成功經驗的新書《分享學習學習分享》,肯定教育改革成效,並呼籲教師要以健康第一、照顧家庭第二、與同儕互助建立愉快學習環境第三作為生活的優次。
羅太的關心教師言論,似為她在一月初傷害教師的涼薄言論補鑊。她當時評論兩名教師自殺時,否定教改迫死他們,並說「如果係,點解淨係得兩個呢?」事件引起萬名教師上街要求她下台。
「學童車死歸咎無留班位」
可是擔任教育官員已八年的她在致辭時卻說,曾有人向她大潑冷水,指教育是「永遠失敗的政策」,因為社會上發生任何事,都會歸咎於教育不善,更舉例說:「有人過馬路畀車車親,(就)話我哋留班位不足夠。有賊仔偷嘢,話我哋道德教育唔好。」她呼籲教師不要氣餒,要盡心盡力教好學生。
羅太口中所說的「留班位不足」事件,於上月七日早上發生。在將軍澳居住的九歲男童盧漢寬,在過馬路準備乘車到彩虹邨聖公會日修小學上學時,被一輛客貨車撞倒死亡。盧父事後表示,寬仔有輕度讀寫障礙,原是在區內一間小學就讀,每天都坐校車上學,但成績欠佳,父母去年希望學校安排他重讀小二,但該小學由於已沒有留班位,故被迫轉到日修小學降級重讀小一,間接造成這宗不幸事件。
盧父昨日得知羅太的言論後,坦言感到不開心,並質疑說:「如果佢(羅太)做到呢個位都咁講嘢,佢操守都有問題。當時咁嘅情況,我都係想反映實況出嚟!」他指若教統局不相信,可自行翻查兒子生前的紀錄。不過,他表示會原諒羅太。
聽到羅太的新一次冷語後,教協監事會主席司徒華昨直斥羅太「黐黐地」,「冷血,無晒理性。」教協會長張文光指羅太不恰當引用例子,未有深思說話的影響,「咁係再次勾起人哋傷心回憶。」有昨日出席教協申訴大會的教師,亦指羅太過份。
如在死者家人傷口上灑鹽
聖公會日修小學前校長林湘雲說,雖然寬仔死亡事件屬交通意外,但羅太不應以此為例子,他批評羅太等如在寬仔父母的傷口上灑鹽,令他們難受。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雖然部份評論對局方過份苛刻,但羅太於風頭火勢不應講太多意氣說話,以免講多錯多,「好明顯羅太冇喺以前嘅教訓中吸取經驗,佢最聰明嘅做法係應該低調啲,少說話多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