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訊之苦 - 俞小樂(執業律師)

聆訊之苦 - 俞小樂(執業律師)

示威韓農受審,妙語形容在港應訊感覺:「辛苦過耕田。」
儘管沒有戴月荷鋤歸的寶貴經驗,但聞之竟然頗有共鳴。應付大小聆訊,有時真的可以令人精神上十分疲累。
記得數年前一個寒冬早上,與數十律師擠在說小不小、但說大又不夠大的內庭,等候聆案官逐一處理每個理論上可以在三分鐘內完成、但一旦爭論起來等閒花十五、二十分鐘不等的簡短申請。大概有些要務纏身,聆案官遲到了超過二十分鐘,我們請過早安,老爺看着滿桌檔案,忽然緊鎖雙眉,即場無奈投訴:「我今早要審理的申請,竟然有八十多宗?!」我們這些愚笨小狀,當場並沒有聰明的法子,平息老爺怨怒,擠在略見悶熱的空間,面對冗長的等待,我們不敢比老爺更無奈。但說實在,等了兩個多小時方獲處理一個「三分鐘」申請,真的教人很累。

家事法庭有關解決離婚者之間財務糾紛的聆訊,令人勞慮指數更高。因為它基本上是半審訊、半強制兩造談判的運作模式。所以聆訊當日就是斷斷續續地短暫審訊、休庭;再短暫審訊、再休庭;繼續短暫審訊、繼續休庭……直至兩造達成和解為止。休庭期間,律師一面努力游說當事人心平氣和理性對待雙方歧見,一面得跑來跑去,不住當跑腿傳話,和跟對方斡旋。不否認這運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地令許多恩怨夫妻的你拖我欠從此一筆勾銷,但過程也真夠磨人。
以上苦水,歡迎「男人之虎」笑匠詹瑞文先生參考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