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召開前夕,準備赴京的一些親中派人士突然表態,指並無「倒曾行動」,指斥有人特別「放料」,是少數人企圖「挑撥離間」親中派與曾蔭權的感情,矛頭直指有「煲呔針」之稱的政客鄭某。
一個月來,特區政治異變:除了「炮打劉細良」事件可以勉強解釋為親中人士的「言論自由」,屬於「表達意見」之外,率領建築工人深夜包圍前港督府之曾某官邸、放消息指曾蔭權的頂頭上司廖暉即將離任(此一點已由中方官式闢謠)、指中央因曾蔭權交不出政績而連任並非「百分之百」、胡溫拒單獨見曾以示曾某失寵、親中人士上京開兩會時「必定反映不滿」等等大量「消息」,一個月來,白紙黑字見諸許多喉舌報紙,均冠以「資深親中人士」、「接近北京的消息人士」之來源。
鄭某善於翻雲覆雨,雖然在一些人眼中,極盡「乞人憎」之能事,然而此等流言,每一條均見血封喉,對曾某連任不利,很明顯當非鄭某之所為。
尤其是親中資深人士「嫻姐」率眾夜圍前港督府追討欠薪,已經不是「發表意見」之簡單,而是民粹主義的顛覆性行動。「嫻姐」民望高、實力強,成功爭得特府房委墊款賠償,幾天之後,的士司機「有樣學樣」,在中環大擺的士陣,特區出現大陸各地農村衝擊政府機關的抗爭行動,果然心繫祖國,與時俱進。
其實,民建聯聲稱「不排除派人選特首」,是一件好事。一人隻手遮天自動「當選」,鬧劇連場,任何人敢於打破此一悶局,即是對香港「民主」的重大貢獻。親中派人選特首,當然是想自己當選,特首的空缺只有一個,自己人當選了,曾蔭權當然就要下台。此亦即「倒曾」的合法行動,絕非偷雞摸狗,殺人越貨。如有此意,光明正大,有何高調否認之必要?令人極為困惑。
上京前夕,親中派如此一表態,自稱絕無「倒曾」之用心,看來是中了曾蔭權心戰室之計。
為甚麼呢?因為曾蔭權上京,既不獲胡溫召見之「待遇」,回港之後,更將流言四起。親中派自己說過,「兩會」期間必會向「中央」反映意見,為防政敵在北京大規模打小報告,為胡溫等領導人解憂,必須在「兩會」前,想辦法令有關人等先自我表態,以杜絕上京後蜚短流長的「篤背脊」亂局。
親中派上京前,突然表態「支持曾蔭權」,矢口否認「倒曾」,自己「把問題說清楚」,將來即使有小報告,殺傷力也大大降低。原來親中人士還是擁護曾蔭權的,是鄭某之流「挑撥離間」。那麼好了,「一天光晒」。
換言之,親中派也打消了「派人參選特首」、截擊曾蔭權連任的行動計劃。曾蔭權七年亦即做定了。
誘使激發此一重要表態者盡見高明的政治手腕,請君入甕,親中派反而上了當,令人頗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