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話 - 陶傑

母親的話 - 陶傑

陳太的高齡母親逝世。老人家運筆彩墨,妙婉丹青,深得香港市民敬愛,如果陳太是「香港良心」,那麼方老太應該是「香港人的嫲嫲」。
然而老人家過世之後,親屬透露,陳太參加「一二四」遊行,老太太大為不悅,曾經面為訓斥,因為老人家對「國家」有很深的感情,不想女兒這般豁出去跟「國家」為敵。
雖然論身段,最優雅的是不為權力所惑、不問世事的鄧蓮如,然而陳方安生已經六十多歲,她不再是那個在上海舊府宅裏拖着兩條小辮子的小女孩。女兒六十多歲,自己也是祖母了。她遊行不遊行,參不參選特首,天可憐見(也就是英語所說的ForGod'sSake),讓她自己拿主意,親愛的方老太太,好不好?

老太太可能是一位傑出的畫家,但懂得張大千,不一定懂得政治。三百年來,除了邱吉爾,沒有一個人懂得兩樣,兼畫家和政治家於一身,如果不太冒犯的話,可不可以假設,方老太太也不例外?
我們江主席當初由上海調到北京,江主席太夫人有沒有叫兒子:孩子你不要去北京呀,那裏是個鱷魚潭呀……
彭定康當初由英國派來香港,也沒聽說彭定康的高齡老母請他回家鄉,喝一頓下午茶,給他一塊三明治,呷一口EarlGrey,然後說:「聽說你就快要去China,跟中國人打交道了,Well,這件事情,媽咪的看法是這樣的——」
香港人敬愛的財政司司長,已經有一位九十高齡風姿綽約的媽咪,時時給予兒子機會,讓他發揮孝道,時不時令香港人感受到母愛的溫馨。然而,這個世界,方老太太呀,總是有一類王八蛋,什麼事情也用一個稍陰暗的角度來看的,尤其是官場。他們還帶着慈禧太后干政的痛苦記憶。當高官的官階越高,他媽媽年紀越老,關鍵時刻老太太的提點越語重心長,明明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一番豐子愷式的溫馨畫面,他會說這是「太后干政」,「中國政治走不出老人陰影」的。
說不定,這些人受了刺激,把心一橫,在立法會動議,要求「凡從政者或有志從政人士或退休而有意復出之人士,其高齡母親發表任何關於政治、經濟、民生言論者均屬刑事罪,最高刑罰為監禁三年」,那就情何以堪呢,是不是?方老太太,請珍重上路,請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