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新藝術:均衡組合債券不可缺

理財新藝術:均衡組合債券不可缺

從投資的角度看,債券這種資產類別應該與股票一樣,在組合中佔有一定的比重。與股票作比較,債券的特性包括收入穩定(利息收入)、價格波幅較低,以及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到期時均能取回投資本金(除非發行人不履約)等。與此同時,投資債券需要面對的主要風險包括:利率風險、信貸風險、提前贖回風險及評級風險等(見附表)。而整體而言,投資債券的風險低於股票,而其與股票的相關系數又偏低,故能在投資組合中發揮正面作用。

要建立最簡單而又有效的資產分配比例,可將100減去你的年齡,以此比例投資在股票上,其餘的則用作投資債券。

資產配置有公式

假如閣下今年30歲,則可將資產的70%投資於股票,另外30%投資於債券。隨着年紀增長,股票佔整體投資組合的比例應該下調,而債券的比例則上升。
上述這個簡單的方程式,不但符合理論要求,而且切合實際需要,值得作為參考。
當年紀尚輕時,由於人力資本(HumanCapital)豐厚而實際金融資產(FinancialCapital)不多,加上距離退休尚遠,擁有較長的投資年期,亦令承受風險的能力增加,故可以將更多資金放置於較高風險的股票,爭取較高回報。但隨着資金累積,保護已有資產逐漸變得重要,加上距離退休之日漸近,可承受風險相應降低,能提供穩定收入又能有效保護資本的債券,便成為投資組合的中堅分子了。
隨着美國聯儲局將聯邦基金利率調升至目前的4.5厘水平,現時市場大都認為,利率即使尚未見頂,亦距離見頂不遠了。新任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已明確表示,日後利率的變動,將取決於一系列經濟數據表現,因此,利率後市的變化暫時仍屬未知之數。

新興市場回報佳

在現時不明朗的市況下,債券投資是否可取,亦變得見仁見智。不過無論如何,債券既有着分散風險的作用,在均衡投資組合裏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部份。
展望2006年投資債券策略,預期未來全球經濟仍會穩步增長,因此可承受較高風險的投資者不妨考慮投資於高息和新興市場債券,其回報通常比美國和其他成熟市場的債券較高。
投資在新興市場的債券,回報可能會令讀者感到驚喜,以摩根大通環球新興市場債券指數作為例子,截至2006年1月止,該指數過去1年和3年的回報率便分別錄得10.7%及55.5%,遠遠拋離成熟市場的債券回報。
荷蘭銀行「梵高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