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落馬洲發生因貨櫃車翻側壓毀私家車,導致三人死亡的慘劇。這宗意外帶出了貨櫃車超速及超載這兩個老生常談的課題外,也引出了道路進行維修時的安全問題。
查實本港大部份貨櫃車司機皆奉公守法,奈何行內有一小撮害群之馬,為趕及將貨物送到貨主手上,不惜鋌而走險,超速行車之餘更隨便將過多的貨物塞進貨櫃內,導致重量分布不平均。此舉不但會加重制動系統的負荷、令它隨時失效外,倘若轉彎時速度過快,櫃內的貨物更會全部走向一邊,導致失去平衡而翻側釀成意外。
另一方面,道路進行維修時,對途經該處車輛的安全,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我們不講當日發生意外的位置,講講我近期常常經過的元朗公路,由於該處正進行擴闊及后海灣幹線建造工程,故由屯門的起點至近元朗市出口的一段都有不少地盤,它們又會經常作出位置上的改動,正因如此,地上的行車線路標數量多不勝數,有關方面雖已用黑油掩蓋,但下雨時卻會完全現形,加上那些原有行車線的路釘,更容易令駕駛者誤會而走錯路釀成意外,有一晚下雨時,我開車途經現場,險些因此「魂歸天國」。我建議政府進行道路工程投標時,加入承建商必須移除舊有行車線路標的條款,這雖然會增加成本和麻煩,但可以增強對道路使用者的保障,何樂而不為?
記者:鄭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