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周末嚎哭也不錯

男人周末嚎哭也不錯

劉黎兒 時事文化評論員

日本人以前也常說「男人有淚不輕彈」,甚至說:「男人一生只能掉三次淚,第一次是出生的時候,第二次是父母過世時,第三次是喪偶時」。不過這種想法已經過時了。

最近兩年,日本人流行嚎哭,也就是大哭一場,尤其是原本不輕易哭泣的男人,更是學會在周末哭泣,否則日本男人的自殺率還將會不斷提高。自殺率高的亞洲國家除了日本外,韓國、台灣、中國也相當高,因此如果這些國家的人都在周末嚎哭一場,應該很不錯。
連續六年,日本的每年自殺人數都達三萬以上,在先進國家中排名第一。日本這個社會實在有很異常的一面,美國的自殺率不到日本的一半,雖然日本的肥胖死亡率比美國低許多。

痛快大哭一場

要紓解壓力及焦慮,「周末嚎哭」很有效,也就是一到周末,在家裏看些感動人的電影或書籍,然後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以此紓解壓力。日本現在不論男女,流行周末嚎哭的人愈來愈多,日本男人不再一輩子只哭三次了。他們每逢周末都哭。不過現在沒人會因此感歎男人軟弱了,因為科學上已經證明哭泣有相當的健康效果。
醫學教授吉野縝一研究風濕的惡化,跟親人死別、離婚等精神壓力有關。如果讓病患聽聽相聲或搞笑等,再研究血液成份以及氣氛變化,發現的確有改善;若病患笑不出來,結果是徹底大哭後,也同樣有排出壓力物質的效果。

承受經濟壓力

哭或笑都會讓腦內空白一片,也就是讓腦子reset(重裝)一次。所以如果感到挫折或悲哀,不要忍耐,狠狠地痛哭,悲哀便會歸零,壓力便會減輕不少。日本腦機能研究所讓受測者看非常悲傷的電視劇,測量壓力程度,發現眼淚流出來時,壓力會瞬間得到紓解;反過來如果指示要受測者忍着淚不流,便會積累很多壓力。因此流淚確實有紓壓效果,所以也出現「人並非悲哀才流淚,而是流淚所以悲哀」的說法。雖然人們並不清楚哭究竟如何能讓腦放鬆下來,但是得到的數字都證明哭是不錯的。
東京大學的助理教授東原和成研究發現,雄鼠的眼淚含有性費洛蒙。雖然在人的眼淚中還沒有發現性費洛蒙,可能是人在進化過程中喪失掉的原始本能,不過眼淚的確蘊含不可思議的力量。因此許多專家都鼓勵日本人,尤其是男人在周末嚎哭,不過許多上班族都表示:「每周周末都帶回許多工作要在家加班,不用看悲傷的戲劇或小說,都會想哭的!」

催淚作品大賣

男人哭不哭成了重要的社會課題,這是因為日本自殺率實在太高,日本政府甚至不斷打廣告,呼籲有憂鬱症傾向的人趕快去檢查。雖然最近也有研究發現,秋田縣所以成為自殺率最高的地方,是因為秋田是日本重要米倉,噴灑的有機磷份量也是日本第一,跟中國大陸最近自殺率提高的原因也很類似,如果是這樣,或許只是哭是沒用的。不過,日本近年自殺率提升的,主要還是因工作或僱用等經濟壓力不斷升高的都會男人,因此周末嚎哭才會流行。
為了想哭,能賺取眼淚的作品現在日本市面上大氾濫;韓劇,或是類似的日本電影、小說如《在世界中心呼喚愛》,以及懷舊型作品如小說《東京塔》、電影《Allways三丁目的夕陽》等。大抵還是懷念往事最容易催淚,尤其是對中年男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