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看世界:高油價催生新能源

美林看世界:高油價催生新能源

去年在一片風聲鶴唳下,油價曾觸及70美元而改寫了歷史高位。油價高企,會否對全球經濟增長構成負面影響?不少政府均表示關注。挾持了9名外國人質的尼日利亞武裝分子日前表示,襲擊活動將會持續,而攻擊目標亦會以境內石油設施為主。作為全球第八大石油出口國,是次的攻擊已令尼日利亞減產接近1/5,更令沉寂了數周的油價回升。

很多油產、礦業及航空公司已表示,油價高企對營運帶來龐大的壓力。全球最大經濟體系的美國,一直以來均極度依賴石油,而進口石油更主要來自政局欠穩定的產油國。美國總統布殊早前發表言論指出,希望透過發展其他能源代用品和科技,減少對石油的依賴。世界8大強國更首次以能源安全的憂慮作為G8會議的主要議題。

環保汽車最潮

隨着近日油產緊張,新能源的發展,再次成為各大報章的頭條。許多國際知名的車行均已表示,會投放更多資源去研究發展環保汽車,並預期環保車將會成為潮流趨勢。究竟新能源可以怎樣理解呢?

1.再生能源(Renewables)
在2005年2月,中國已制訂了《可再生能源法》,作為鼓勵及支持使用風力、水力、太陽能、生物質能及其他形式可再生能源的國策,目標是於2010年前,把可再生能源所佔基本能源供應量,提高至10%。
為推動有關發展,該法例更訂立了新的定價制度,訂明發電廠向電網公司售電的價格,並鼓勵金融機構為有關項目提供優惠貸款,政府則提供補助及稅務優惠。

2.代替燃料(AlternativeFuels)
隨着內地的私家車愈來愈多,以及農業不斷機械化,中國的柴油消耗將大幅增加,而其中一個解決方案,可能是利用煤(Coal)取代柴油。中國的煤蘊藏量在全球居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及俄羅斯,因此,利用這些本土資源實屬明智。借助煤液化(CTL)技術,中國將能夠利用煤製造車用柴油及汽油,增強國內能源供應的可靠性。

3.能源效益(EnergyEfficiency)
於2005年秋季提出的中國「十一五計劃」,其中一個主要目標,是提高能源效益。具體而言,政府力求在2010年底前將每單位GDP的能量消耗量減少20%。為了節省能源,中國政府正努力推廣小型汽車,並已開始實施優惠的財政及稅務政策,鼓勵節省汽油及排放量低的汽車,並給予停車費優惠。中國政府亦承諾支援節能、低排放量、新燃料汽車的投資、開發及創新。儘管這些措施在短期內會有利於傳統小型汽車的銷售,但長遠而言,最終仍有助於混合動力環保車輛的發展。

勢成投資熱點

在多個經濟領域,中國作為產銷國的地位日益重要,而在這個新能源世界中,亦擔演一個主導的角色。展望將來,新能源行業在各大經濟強國領導人支持下,前景明朗,惟投資者須留意其行業的獨特性及附帶風險,才考慮應否作出投資決定。
美林投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