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輕歐重亞 扶印抑中

美輕歐重亞 扶印抑中

中國崛興勢成超強,美國戰略重心正由歐洲轉向亞洲,一方面聯印制華,另一方面減少駐歐外交人員、增加駐亞洲外交人員,以及就加強太平洋軍事力量部署。
雖然印度首都新德里昨天有十萬人舉行反美集會,高呼「滾回去,布殊!」的口號,抗議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到訪,又抗議美軍進駐伊拉克和阿富汗,不過美國和印度領袖都希望趁喬治布殊訪問三天期間,簽訂民用核電合作計劃。分析家相信華府會默認印度是核子強國,藉此實行扶印抑中戰略。

駐太平洋核潛增至28艘

華府去年原則上同意向未加入《核不擴散條約》的印度輸出民用核電技術,喬治布殊此行可能取得印度同意,把軍事和民用核設施分開處理,印度總理辛格(ManmohanSingh)期望美國會「結束印度在世界核秩序中的孤立」,但面對國會議員群起反對,喬治布殊承認:「這是一道難題,對印度政府是難題,對美國政府也是。」
不過,印度經濟正以每年百分六的速度增長,加上具戰略價值,喬治布殊正盡力藉這次行程,勾勒出新的戰略方向:冷戰時代,美國側重歐洲;後冷戰時代的今天,則將鐘擺擺向亞洲,對付恐怖主義和崛興中的中國。
美國五角大樓早前就公開《四年防務評估報告》,指中國軍力崛起對美國構成潛在威脅和挑戰,針對這個戰略需求,美國計劃於二○一○年前將六艘部署在大西洋的核潛艇,調派到太平洋,令美軍在太平洋的核潛艇數目增至二十八艘,相當於美國核潛艇的總數六成。
此外,國務院會重組駐外人員崗位,其中會在中國和印度分別增加十五名和十二名外交官,配合美國對這兩個新興國家的外交工作,但駐港的美國外交官會減少兩人。 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