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控股(002)正與港府為管制利潤而爭議,但去年業績則創新紀錄,而且增長強勁,貢獻來自非管制業務,本港受管制的電力業務仍處於低增長。
去年中電總盈利113.68億元,增32%,每股盈利4.72元,末期息83仙,全年股息2.27元,較上年增9.1%,另派特別股息11仙,減少26.6%,因出售海逸豪園收益減少。
中電去年於收購澳洲業務後作出合併,賬面產生稅務利益20.04億元,是一次過賬面收益,不計稅務利益,業績只增8.7%,出售海逸豪園收益2.67億元(減少28.4%),再扣此數,業務盈利實增10.4%。
本港電力銷售增加2.6%(01至05年平均增加2.2%),售電中國增加45.7%(01至05年平均增30.7%),使總售電量增幅升至6.8%(01至05年平均增加4.3%),由於中電股東只佔售電中國利潤20%,因而本港電力的貢獻,於撥入發展基金5.27億元後,盈利是70.47億元,增長3.8%,而售電予中國所得利潤則為1.2億元,增長33%。
於本港以外業務,投資中國而供電香港的電廠,帶來盈利7.6億元,增長4.5%,於中國其他電廠投資,貢獻2.05億元,增長93%,澳洲能源貢獻2億元,增長69%,印度及台灣電力提供盈利9.1億元,增長29%,其他非能源業務由虧損7600萬元轉而獲利1.44億元。
本港業務增長低
內地電廠增93%,是部份電廠按煤電機制增收電費,台灣亦有同樣機制,印度收賬情況改善,去年斥資130億元收購澳洲能源,均為各地區增長較佳因素。
本港的業務,仍有超額盈利撥入發展基金,經營依然理想,但受到利潤管制,增長不大,管制協議將於08年9月底屆滿,相信之前仍可維持低單位數字增長,其他地區,尤以澳洲及印度與台灣仍有好增長,內地及泰國有電廠於未來3年內投產,但相信較佳的增長將因本港低增長而拖低,本港盈利佔75%,估計新管制協議將使本港盈利顯著降低,除非在新協議前再大量投資香港以外,否則,屆時盈利難免下跌。中電昨收44.55元,PE11.8倍(不包括稅務利益及售樓),息率5.1厘(不計特息),未來協議有隱憂,股價升幅將受限,只宜作收息。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