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以本財政年度只有四十一億元盈餘為由,拒絕大幅減稅,不過政府昨日公布本財政年度截至一月份財政狀況,竟然有一百九十六億元盈餘,但政府卻解釋這純因一月是交稅月份所致。有立會議員根據過去三年數據估計,二、三月份政府支出不會多於三十億元,最終盈餘仍高達逾一百六十億,較唐英年預測高出三倍。有議員批評財政司司長制訂預算案不老實,呼籲唐英年立即修改預算案。
港府稱屬正常
政府公布本財政年度頭十個月財政狀況,政府整體開支為一千九百一十二億元,收入為二千一百○八億元,盈餘為一百九十六億元,單是一月份盈餘為二百五十六億元,政府財政儲備高達三千一百五十六億元。財政司司長發言人解釋,由於一月份是政府收取利得稅及薪俸稅月份,故出現盈餘屬正常,財政司司長編制預算案時,雖未有上述數據,但全年稅收趨勢已考慮有關因素。
不過,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單仲偕比較過去三個財政年度,政府二、三月份的開支情況,發現開支不多於三十億元,○三及○四年度甚至有五十億元盈餘,以此推算,本財政年度到三月底結束時,政府盈餘應為一百六十億元以上,而非唐英年估計的四十一億。
應增扶貧開支
單仲偕表示,根據政府以往紀錄,財政司司長經常高估赤字或低估盈餘(見表),已令市民產生政府經常有「造數」的感覺,他質疑唐英年今年再次刻意低估盈餘,藉此減低市民要求減稅及增加開支壓力,他呼籲唐應修訂預算,大幅減稅至○二及○三年水平,以及增加扶貧開支。
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也批評,政府數字證明財政司司長制訂預算案不老實,除非唐英年願意修改預算案,加大扶貧及照顧基層的開支,包括大幅擴大低下階層交通津貼,否則立會應否決財政預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