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前晚天文大潮,本港多處近海地方出現海水倒灌現象,昨日天文台再次提出警告,表示昨晚有海水倒灌的可能,呼籲可能受影響的市民及早做好準備,但至昨晚九時四十四分最漲潮時間,並沒有出現海水倒灌上岸情況。
據指出,本港昨日仍然是大潮日,海水水位升高二點五米,渠務署提醒居於沿海低窪地帶的市民,近日可能受天文大潮引致海水倒灌,必須作好預防水浸措施,減少損失。
渠務署技術秘書李鉅標指出,西貢、沙田、港島永樂街及西環一帶前晚共錄得六宗水浸紀錄,全部都是海水倒灌造成。他解釋,前晚適逢農曆二月初一大潮日,海水上升二點五米,又剛好吹強烈季候風,水位再被大風推高,低窪地帶的雨水渠,出現海水倒灌路面現象,引致輕微水浸。
渠務署加派員工戒備
他指出,為免水浸情況再發生,渠務署昨晚加派員工在上環及西環一帶留意情況,若出現海水倒灌,便會打開污水渠蓋讓海水流入。李鉅標稱,是晚漲潮海水上升二點四米,較昨晚二點五米降低,顯示大潮威脅逐漸減弱,減低了海水倒灌的可能性。
天文台科學主任陳營華解釋,昨日適逢新月,屬大潮日,水位上升得特別高。他指出,每日通常會有兩次漲潮和兩次退潮。潮汐變化主要受月球和太陽的引力影響,每月的新月或滿月前後,地球、月球和太陽三者連成一線,水位會升得特別高和降得特別低,這現象稱之為大潮或天文大潮。
在前日受到海水倒灌影響的上環永樂街,一些海味店昨日一早便做好未雨綢繆功夫,晚上收舖前在門口放上木板,以防萬一,甚至有商戶在木板加上黏土加固。但至晚上九時四十四分最漲潮時,上環對開海面的水位與岸邊仍有數呎的距離,至十時許,海水並開始退潮。在沙田城門河方面,前晚出現氾濫的單車徑,昨晚並沒有海水倒灌上岸,在最漲潮時亦尚有一呎水位差距,之後並漸漸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