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經濟近年持續高速增長,企業拖欠貨款情況理應有所改善。不過,一項有關內地企業信用風險管理的調查顯示,企業拖欠貨款的情況卻持續惡化。國際信用保險及信用管理服務機構科法斯認為,上述現象與內地市場競爭激烈、邊際利潤收窄及買家壓力有關。
競爭激烈利潤收窄
科法斯繼04年對內地企業信用風險管理進行調查後,去年10月17日至12月25日間,再進行同樣調查,發出3000份問卷,共收回272家企業的回覆,80%是合營及外國全資企業。
調查顯示,錄得短期拖欠(6個月至1年),而且只佔整體營業額低於0.5%的企業比例,由04年的65%大降至42.8%。科法斯大中華區承保及理賠部總監方邇國指出,這些公司可說是差不多沒有拖欠問題,但比重在兩年內下降兩成多。
此外,去年拖欠貨款情况亦較04年嚴重,35%受訪企業去年曾遇短期逾期應收賬超過全年銷售的2%,04年時只有17%受訪企業曾遇此情况。方邇國說,由於拖欠貨款持續惡化,該公司去年的保險索償額亦見上升。
68%受訪企業認為,客戶財政困難是拖欠貨款的主要原因;21%則表示欺詐和欠缺商業誠信,是拖欠貨款的主因,反映此問題在內地仍然十分常見,很多企業仍未遵守商業承諾。另外,市場競爭激烈、缺乏融資渠道、原材料價格上升,則是企業出現財務困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