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追蹤:退休潮將至美國或短缺勞工

環球追蹤:退休潮將至美國或短缺勞工

在美國,戰後嬰兒潮世代(BabyBoom,1946至1964年)出生的人口,數目現高達7800萬人,並開始陸續步入退休階段。經濟學者警告,嬰兒潮大軍估計會逐年遞增,對經濟增長前景可能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經濟學者指出,很多嬰兒潮世代在過去數十年累積了可觀的金錢,除了部份已到達退休年齡,當中不少50年代初出生的人士更打算在未夠60之齡提早步離工作崗位。

勞動人口 頂峯已過

他們表示,據美國勞工部的數字,該國就業人口比率現已降至17年低位,大量嬰兒潮世代離開職場,將令情況雪上加霜,從而使勞工市場更形緊絀;如是者,通脹恐有加劇之虞,最終可能推高長期息率,拖慢整體經濟增長。
數據顯示,美國適齡勞動人口參與率(EmploymentParticipationRate)在1990年代末到達頂峯,此後一直維持在66%左右。換句話說,有關經濟持續增長將可吸引更多人求職的說法,恐怕站不住腳。
所謂勞動人口參與率,是指勞動人口佔相關年齡組別人口中的比例。
FTNFinancial首席經濟師洛維表示,嬰兒潮世代陸續退休,對美國經濟前景肯定重要,勞動力增長緩慢、刺激通脹和損害經濟前景;假如經濟要繼續增長,勞工一定要夠充裕。

未來十年 長者急增

事實上,嬰兒潮世代肯定會陸續退休,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目前介乎55至64歲的適齡勞動人口參與率,估計比45至54歲的年齡組合少約20個百分點(見表),但55歲以上人士的數目卻每年以數百萬計的速度增加。預期未來10年,在嬰兒潮世代中,年齡逾55歲的人平均每年會有超過400萬,遠高於1995至2000年平均每年接近270萬人。
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經濟師阿隆遜表示,嬰兒潮世代大量離開勞工市場,對美國經濟未來的影響絕不能視之等閒;適齡勞動人口參與率持續下降,將降低該國的潛在經濟增長率(通脹保持溫和前提下的最大經濟增長速度)。
據美國國會預算局估算,未來10年的勞動人口參與率將降至65%以下,意味勞動力增長會被拖慢至0.7%,遠低過1.6%的紀錄升幅,這種情況將導致潛在經濟增長率由最高紀錄的3.4%放緩至2.8%。

工資上漲 重投職場

但也有經濟學者持相反意見,他們認為,嬰兒潮世代陸續退休不一定會導致勞工短缺。摩根大通分析師格拉斯曼表示,美國勞工市場甚富彈性,工資上漲足以吸引在2000至2001年美國經濟衰退期間離開職場的人士重新搵工。
此外,美國人愈來愈長壽,加以國際商業機器和通用汽車等公司的僱員退休金日見縮水,迫使很多較年長的「打工仔」延遲退休,也有助紓緩勞工不足的情況。
彭博資訊